文艺表演还原耕地过程。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田达欢 摄
展示丰收。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田达欢 摄
师公舞。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田达欢 摄
蚂拐舞。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田达欢 摄
蚂拐舞。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田达欢 摄
地牯牛活动。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田达欢 摄
3月27日,广西南丹县在素有“中国板鞋舞之乡”美誉的吾隘镇那地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壮族蚂拐节,当地壮族群众自编自演,以祭祀蚂拐和唱蚂拐歌、跳蚂拐舞、埋蚂拐等形式,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区内外近5000多名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领略民间民俗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蚂拐”是壮族群众对青蛙的俗称,是壮族崇拜的图腾。壮族“蚂拐节”主要流行于河池市红水河流域的南丹、天峨、东兰等县,每年春季,这一带的壮族群众都举行“蚂拐节”活动,其基本过程为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承办此次“蚂拐节”的吾隘镇那地村,是广西河池市壮族民俗民间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村民家家都挂着板鞋,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不会跳板鞋舞的。那地村的板鞋舞曾经五次在广西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金奖,还在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表演金牌。2006年,壮族蚂拐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南丹县]推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再上档更进位
4月29日,南丹县召开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推进会,传达贯彻4月27日至28日在河池市召开的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精神,对全县扶贫生态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推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再上档、更进位。覃荣化、覃荣葵、邓小华、韦红梅、梁瀚文、罗宝益、郑剑、卢文 【详细】
[南丹县]以生态产业治理石漠化
4月23日,笔者走在南丹县月里镇牙林村路段上,满眼都是青山绿树:一株株核桃树吐出新芽,一棵棵马尾松在乱石堆中顽强生长……在政府引导下,该县村民们用石山地种植核桃和松树等经济林木,长势喜人 【详细】
南丹县“一村一品”成为致富新引擎
日前,笔者在南丹县罗富乡坡旁村村民宁昌全的瑶山鸡养殖场看到,10多亩的灌木林地里,一群羽衣闪亮、体格健壮的散养瑶山鸡在树林里觅食,不时传来欢快的鸡叫声。宁昌全乐滋滋地说:“养一只瑶山鸡能赚30元左右,比在外打工强多了。”他的养殖场于2008年创建,目前,瑶山 【详细】
南丹各乡镇积极抗旱
近段时间以来,南丹县气温持续偏高,且长时间缺乏雨水,导致农田旱情加剧,全县各乡镇农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确保春耕顺利进行,各乡镇纷纷制订抗旱方案,组成抗旱工作组深入各村屯,打响抗旱保卫战 【详细】
[南丹县]送“技”上门助农增收
“学到了电焊技术,到外面打工每个月多得几百元工资。”4月14日,南丹县罗富乡板劳村村民罗湖德参加该县职业教育中心在该村举办的培训班后高兴地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