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1月28日电 (记者 杨陈 冯抒敏)时隔八年,当南宁游客冯宁再次登上位于北部湾畔的中国最年轻火山岛——广西涠洲岛时,眼前拔地而起的幢幢现代化小楼,以及道路周边不时出现的在建楼房,让她“找不到当年在岛上的感觉了”。
“以前岛上都是成片的灰色平房,高的也就两层而已。房子古朴而具有当地特色,住着冬暖夏凉,跟周边的海景相得益彰,感觉特别好”。冯宁如是说。
冯宁口中“灰色的房子”,是涠洲岛上独特的珊瑚石民居。
这里的民居已有上百年历史,岛上始建于19世纪的天主教堂,就是珊瑚石建筑的典型代表。曾几何时,挖取珊瑚石砌墙,用珊瑚砂烧制灰浆糊墙打地板,是当地岛民建房的主要模式。也正因就地取材,那些外表粗砺、饱经沧桑的石头给游客呈现出涠洲岛最原始自然生态。
2010年,《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获批实施,涠洲岛成为继海南岛之后,中国第二个被明确定位为发展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的海岛。
“涠洲岛上的建筑也是从那时候起换了风格。建房大都是搞农家乐做客栈的。”常年在西角码头经营三轮车客运生意的一位吴姓岛民说,旅游让一直以来以种植业和捕捞业为生的岛民看到了“出路”,参与旅游经营的岛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
据统计,2011年,涠洲岛全年接待游客仅34万人次,今年前三季度跃升至160万人次。纷至沓来的游客让不少岛民“弃农渔从商”,推倒了自家 世代居住的珊瑚石民居,一时间小洋楼式“农家乐”、“渔家乐”遍地开花。目前,岛上53个自然村共5241户村民就有近500家农渔家乐。
然而,国际化、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速的涠洲岛也引发了旅游业界的担忧。北海涠洲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兴富认为,珊瑚石民宅被钢筋水泥代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涠洲岛特有的人文景观,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赖富强亦表示,“旅游的开发改造,应该是想办法把‘古’的东西保留下来,作为旅游卖点和资源加以保护,而不是一味的拆旧建新,最终只会变得不伦不类”。
为保护珊瑚石民居以及古村落、古风貌,北海市官方正力推在涠洲镇荔枝山村委圩仔村打造生态乡村旅游示范点。根据官方提供的《圩仔村传统村落保护 规划设计方案》显示,该村将整合现有的水库、庙宇、古井、珊瑚石民居及独特的原始村貌等资源,通过对村庄环境整治、景观环境营造、基础设施配套、民房改 造、农业观光园建设、特色产品包装销售等,打造成农事体验、休闲度假型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目的是通过对传统珊瑚石民居进行风貌改造,将旅游与居住结合,让村民认识到保护传统珊瑚石民居的重要性,认识到不大拆大建也能分享旅游发展红利。”涠洲岛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崇良说。
王崇良告诉记者,官方期望以圩仔村为试点,进一步发挥传统村落的旅游效益,培育乡村生态旅游亮点,延伸涠洲岛的旅游产业链,以拓宽岛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自治区重大项目涠洲岛环岛路项目有序推进 项目总投资4.6亿元
北海涠洲岛环岛路项目是2015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续建),是2015年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旅游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6亿元。项目开工时间为2013年12月,目前完成投资16064万元。项目道路总长约13.538公里,路线呈环形,道路红线宽18至25米,双向2车 【详细】
徒步涠洲岛 感受海滩魅力
涠洲岛中国最大的也是地质最年轻的火山岛,岛上惊涛拍岸,岩奇洞深,风光旖旎,民风淳朴。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滴水丹屏的美丽动人,鳄鱼山公园的自然之美和石螺口海滩的海洋魅力。 【详细】
涠洲岛荣登“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
记者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日前,“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在“第三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延边)论坛”上正式发布,涠洲岛在200多家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成为广西三个上榜美景之一,也是北海市唯一登榜旅游景区 【详细】
涠洲岛上半年运送旅客93万人次
伴随知名度不断提升,有着中国最美丽海岛美誉的涠洲岛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心仪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海至涠洲岛航线(往返)完成水路客运量93.615万人,同比增长32.05%。客运量连续9个月超两位数增长。 【详细】
北海推进涠洲岛旅游区开发建设
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开发建设工作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记者从中了解到,我市将坚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整体规划,统一开发”、“惠民利民”五个基本原则,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基础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