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了解到,广西3月初启动构建中越边境“非遗”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破解非遗保护工作难题,推进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数字表明,近年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到位:9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录壮族织锦技艺名列其中,93个项目进入广西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推荐名单,121名传承人确定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构建中越边境“非遗”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是今年广西“非遗”保护工作亮点。示范带以广西中越沿边公路为纽带,把东兴、防城、宁明、龙州、凭祥、大新、靖西、那坡连成一线。示范带建设将与边民求知、求乐、求富相结合,让边民充分享受到“非遗”普查成果,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推进“非遗”传承、传播工作,有效传承各民族文脉。
同时,今年广西还将加大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力度,继续推进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启动壮族文化(百色)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推动瑶族文化(金秀)、侗族文化(三江)生态保护区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启动京族、仫佬族、毛南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生态保护区建设。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美景骆越文化宫 文化旅游入画中
宁明骆越文化宫是以骆越文化为内涵,传承骆越文化、延续地方文脉为目的,它是广大游客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宁明骆越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详细】
融水处暑时节梯田美景
处暑时节,地处苗山深处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连片梯田单季稻陆续成熟,黄绿相间,丰收在望,与远处的青山绿水、古老的吊脚楼等景色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图景。8月1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滚岑 【详细】
明江两岸风光好 花山大地更妖娆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全力打造最直观、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山川、河流、人文美景——“三山四水十景”文化景观,全面加快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大县的步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