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红色旅游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整合起来,作为一个旅游拳头产品进行开发,东兰县全力打造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之旅与红水河生态文化休闲之旅,被人们称为“双红”之旅。
今年年初,河池市开始筹备韦拔群烈士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东兰县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以纪念活动为平台,突出发展旅游产业主题,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为民好办的五件大实事之一。今年,投资500多万元用于扩建和维修一批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红色旅游景点景区。8月13日,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烈士故居等红色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动工。此次开工建设的3个景区(点)包括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管理用房等20个子项目,将有效解决该县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市场发展要求的现状。项目建成后,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烈士故居每天可接纳137辆(次)旅游大巴车,接待游客5480人(次)。其中,目前投资12万元维修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工程已顺利完工,重新对外开放。而计划扩建东兰革命烈士陵园工程,是按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标准,已经完成了初步平面设计,并已投入290万元完成了项目征地工作。
与此同时,东兰县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天津河东区投资商呼顺利先生和新加坡投资商魏旭新先生到县境内分别在红水河沿线投资开发文化书院和东兰新加坡旅游度假村两个项目,并签订了开发合同。两个旅游项目的实施,是东兰旅游产业走向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加快东兰旅游产业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又有一批来自香港、台湾等国内知名商家,正在红水河沿岸开展调研论证,做好项目动工的各准备工作。
东兰境内红水河沿岸可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红水河全长1000多公里,在东兰境内流程115公里。岩滩水电站建成后,原先汹涌奔流的红水河在宽阔的地带形成了一座座巨型水库。两岸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似人似物的景点很多。如长乐嫩山和三弄一带,一座座石山平地崛起,独立成峰,有的像野马分鬃或神龟倒立或猛兽追逐,有如游龙出海、玉女穿梭或仙人驾鹤。红七军渡口、铜鼓岸、坡豪湖泊风光、红水河第一湾、垂钓天堂等,已被该县列作重点旅游开发景点。作为“铜鼓之乡”,东兰全县有613面传世铜鼓,70%以上都收藏于红水河一带的隘洞、长江、长乐和三弄等乡镇村民家里,成为铜鼓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核心区。沿河一带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气温20-25摄氏度,雨量充足,是人们休闲避暑的理想胜地。经考察,长乐镇板坡村巴侧山顶上一个10多户的小小巴侧屯,山边原始植被保护完好,从山边涌出近百处的山泉,四季长流,全屯80岁以上的老人有16人,90-100岁的有6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美景骆越文化宫 文化旅游入画中
宁明骆越文化宫是以骆越文化为内涵,传承骆越文化、延续地方文脉为目的,它是广大游客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宁明骆越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详细】
融水处暑时节梯田美景
处暑时节,地处苗山深处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连片梯田单季稻陆续成熟,黄绿相间,丰收在望,与远处的青山绿水、古老的吊脚楼等景色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图景。8月1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滚岑 【详细】
明江两岸风光好 花山大地更妖娆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全力打造最直观、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山川、河流、人文美景——“三山四水十景”文化景观,全面加快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大县的步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