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响起,笑容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空气中弥散着欢乐和酒香,2007年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跳坡节于2月26日开幕。数万群众前来参加这一盛会,给新春增添了热闹祥和的气氛。
“跳坡”苗语为“勾倒”,意为“绕着山坡玩乐”。据考证,跳坡节已有160年历史,是苗族同胞最为盛大的节日。这也是当地苗族男女青年自己的“情人节”。节日当天,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穿上最漂亮的服装前来跳坡,现在这一节日已经演变成各民族联欢的盛会。活动中有爬“杆坡”比赛,未婚年轻小伙子仅用手足爬上3丈高的“坡杆”,喝几口挂在杆顶上的米酒,再“倒挂金钩”滑下,顺利完成任务的坡杆英雄可抢下意中人的头巾并向对方表达爱意。除此之外,还有精彩的芦笙舞,表演惊险的“三锅桩”、“小滚地龙”、“上刀山”、“下油锅”等芦笙舞绝技。
今年参加跳坡节的人数达到3至5万人,坡场、周围山坡、公路上密密麻麻聚集了成千上万身着苗、彝、壮等少数民族服装的群众,色彩斑斓,场面极为壮观。前来游玩的群众和外地游客带来许多商机,每年跳坡节都给德峨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该乡的王燕看准时机把自家做的民族服装拿到会场上展销,不一会工夫就以350元的价格卖出一套,她高兴地说:“平时做了衣服都是自己穿或卖给当地人,今天外地游客多,我的生意也特别好。”
一群苗族姑娘穿着绚烂的民族服装,用苗语唱起敬酒歌:“苗家米酒坛坛香,欢迎贵客到我家,迎到家里喝8碗,边对山歌边喝酒……”引得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们举起“长枪短炮”喀嚓喀嚓拍个不停。来自西安的曹冬是隆林铝厂工人,尽管现在铝厂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他还是特意请了一天假来“跳坡”。他激动地说:“我天还没亮就出门,今天能领略到这么美丽的少数民族风情,真是太好了!”
目前,百色市正申请把德峨跳坡节加入国务院第二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突出当地特色,还把苗族的各种民间艺术带到跳坡场地加以展示,如山歌对唱、八音演奏、跳月亮、打磨秋、打陀螺等,并在往年传统项目基础上增加民族服饰展、“苗花”形象大赛等节目,跳坡节会场成了欢乐的海洋。百色市文化局局长黄如松说:“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把跳坡节办得更好、更有特色,让它成为全国甚至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美景骆越文化宫 文化旅游入画中
宁明骆越文化宫是以骆越文化为内涵,传承骆越文化、延续地方文脉为目的,它是广大游客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宁明骆越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详细】
融水处暑时节梯田美景
处暑时节,地处苗山深处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连片梯田单季稻陆续成熟,黄绿相间,丰收在望,与远处的青山绿水、古老的吊脚楼等景色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图景。8月1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滚岑 【详细】
明江两岸风光好 花山大地更妖娆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全力打造最直观、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山川、河流、人文美景——“三山四水十景”文化景观,全面加快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大县的步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