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当起旅游点的讲解员、自家的马铃薯地成了城里人的“自选超市”、村里的“猪-沼-果-灯-鱼”变为城里小孩子的学习基地……农民轻轻松松创了收,市民高高兴兴长了见识。2月11日在武鸣县双桥镇举办的“神奇免耕马铃薯之旅”赢得了各方的叫好声,同时拉开了2007年广西农业生态游的序幕。
此次活动由自治区农业厅、旅游局主办。260位从南宁赶来的市民在双桥镇平渌村的马铃薯基地里摘薯、烤薯、吃薯、看表演、拍照片,而后又赶到下渌村农民家里享用“农家饭”,参观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园地,购买土特产。广西大学教师方挚萍手里提着一大袋马铃薯,7岁大的儿子拿着数码摄像机到处拍个不停。方老师兴高采烈地对记者说:“非常值得,放松了心情,又欣赏到了现代农业的奇妙之处!”平渌村村民梁利英一边认真地给马铃薯窑生火,一边乐滋滋地说:“我今天烧这个窑可以拿到60元,马铃薯1斤就卖两元钱,是平常收购价的三倍多呢。”
主办方表示,推出农业生态游不仅可满足游客朋友和城乡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丰富优化我区的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也是发挥广西农业基地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于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和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广西发展农业生态游有着先天的优势:广西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名特优农产品众多,素有“水果之乡”、“生态南疆”、“土特产仓库”的美誉。目前,我区已创建有23个国家级、78个自治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区(点)发展到200多个,分布在全区14个市60多个县(市),涵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部分农业旅游示范点被国家旅游局作为全国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其中,仅有390人的恭城红岩屯2003年办起了“月柿节”,3年来接待了游客36万人次,成为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恭城大岭山屯种植生态桃子,办起了“桃花节”,近年来接待游客12万人次以上,全屯人均年收入达6000多元,逐步迈上了小康之路。
为确保农业生态游“四季有景点,月月有新色”,自治区农业厅和自治区旅游局今年拟在全区推出10条农业生态游精品线路和100多个乡村特色旅游点。春节后,兴业、平南、桂平、浦北、灵山等一批示范点将相继推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美景骆越文化宫 文化旅游入画中
宁明骆越文化宫是以骆越文化为内涵,传承骆越文化、延续地方文脉为目的,它是广大游客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宁明骆越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详细】
融水处暑时节梯田美景
处暑时节,地处苗山深处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连片梯田单季稻陆续成熟,黄绿相间,丰收在望,与远处的青山绿水、古老的吊脚楼等景色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图景。8月1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滚岑 【详细】
明江两岸风光好 花山大地更妖娆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全力打造最直观、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山川、河流、人文美景——“三山四水十景”文化景观,全面加快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大县的步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