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12日 来源:广西旅游资讯网 作者:不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中越边境线上的龙州县金龙镇一带,居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壮族支系,当地人称之为“布傣”、“帮傣”,即傣人或一群傣人的意思(因他们的语言、称谓、衣着、习俗与越南岱族和泰国的傣族相似,故称之)。他们分布在广西龙州县金龙镇的12个行政村66个自然屯里,人口约1.5万左右。

     多年来由于其风俗、环境奇特,不断吸引越南、泰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    

     有规有矩的布傣村

     金龙镇,古称金龙垌,据有关资料记载,吴悫再编之《广西边务沿革》中,有这样一段话:“金龙垌则因嘉庆末年,地方荒乱,土民逃散,渐被越民侵入……”金龙镇贵平村板烟屯81岁的马宝臣老人说,他们马姓从越南迁居板烟已有14代,约600年的历史。双蒙村板池屯的李克令老人回忆,印象中他们李姓居板池已有十代人了,他们都是来自越南海阳省和高平省等地,布傣人乃是金龙地区最早的移民。他们依山傍水,择泉而居,有傣必有水田,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形成了自己的规矩。

     在布傣村,他们居住着“上人下畜”的三层式楼房。墙壁和地板都用木板拼成,留有相当大的空隙,空气较易流通。地板一般打扫得很干净,客人进屋要先洗脚(以前是打赤脚的)或脱鞋子,随主人的招呼盘腿席地而坐。布傣人很讲究礼仪,在辈分的称呼上,把父辈的男人称为“隆”或“竹”(伯伯或叔叔的意思),母辈的女人称为“把”或“阿”(伯母或姑姑的意思),自称则为“禄”或“丐”(儿或乞丐的意思)。入席吃饭的时候,主宾分明,不能随便乱坐,主人家面向外坐,来宾面向内或两侧坐。走路要绕在他人后面走,要走前面时得先打招呼表示歉意。

     布傣少女,十五周岁开始“妆身修眉”,用当地的话说即“禄混那,拔混酬”了,意思是说刮脸毛修眉毛了。“妆身修眉”由母亲主持仪式,在姑娘十五岁生日那天,请来一位村里头胎生男孩的少妇,和姑娘同年出生的伴友数人。家里备上一张用竹子做的饭桌,上面摆着一面镜子,一碗盛满的清水,一个鸡蛋,一条长约一米的白纱线,用青叶包的一小包火灰,桌子摆到晒坪上或门前果树阴下进行。“妆身修眉”由少妇一手操作,众伙伴在一旁听母亲讲述女孩子长大后如何做人的道理等等。少妇把纱线一头咬在嘴上,中间折成交叉状挂在左手的拇指和无名指上,右手拿着另一头,交叉勒拿,把脸上的汗毛和眉眼整修一番。此后,姑娘们就可互相“妆身修眉”了。要问桌上的鸡蛋是什么意思,当地人说,表示姑娘已经长大成人,成熟了,一碗清水则表示以后言行举止要庄重,静如一碗清水。

  不过“侬桥”不算完婚

     布傣的婚姻方式之一是通过歌圩认识后,以歌传情,自由恋爱结婚,但必须经双方父母同意。迎娶的前一天,新郎与媒人、送礼人一道护送礼品到女方家,新郎拜见女方家的长辈、戚房等,女方家设酒席招待;第二天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步行到男方家,新娘出门多在清晨,但不能从大门走出,必须经过屋下的牛栏,从牛栏口走出娘家,当地人叫“侬栏”。沿途不能走直路,不能过桥,不能在岩洞下经过,到了男家要择好时辰才能进屋。新娘在男家拜堂吃饭后,便立即回娘家居住,以后在农忙时才由夫家派人来接去帮工一两天,直到身怀六甲才长住夫家,而女方的嫁妆亦在此时才完全送去。

     布傣人在女孩出嫁生子后,还要举行“侬桥”仪式。“侬桥”是当地土话,即下桥、搭桥的意思。只有通过“侬桥”这一关,才算圆满地完成一桩婚事。“侬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侬桥”是由女方的父母在女儿出嫁生孩子满月后,择良辰吉日,备好酒肉后通知男方家(男到女家上门的,由男方家父母到女方家“侬桥”),然后请来一位“佛师”,邀上本家亲戚吃喝庆贺,还要做上一两百只小粽粑,一只约五公斤重的大粽粑,大粽粑用鸡肉做馅,故叫“鸡粽”,没有鸡肉也可用鸡蛋做馅代替,并请来三四个姑娘帮挑担,前往男方家“侬桥”,男方家也同样请来亲戚朋友喝“侬桥酒”。“侬桥”一般举行一个晚上和一个上午。请来的“佛师”当晚大闹中堂,念佛弹奏天琴。

     岳父岳母拿来竹子架设“楼坛”,做成一个小“竹桥”样,并用三米多长的白布搭上“楼坛”通过小“竹桥”,请两个小姑娘捡来两束野花摆在桥边,由“佛师”牵引青年夫妇通过“小桥”,绕着“楼坛”转三圈,“佛师”边走边唱,且当晚他要彻夜不眠地弹奏天琴。

     布傣人说,“侬桥”在人一生中只有一次,男婚女嫁成家立业后,都得通过这一关。要不然以后死了,不能跟宗随祖,不得同众祖宗们同一个坟场埋葬。“侬桥”仪式结束后,女方的父母把带来的小粽粑分给男方的亲戚朋友每人两三对,大“鸡粽”就留给男方的堂兄弟姐妹们瓜分。女方的亲戚们则吃过午饭后,在统一的时间里,燃放一封鞭炮后同时离开村子,这才算完婚。

        孝期百日不唱歌

     在布傣,实行的是棺装土葬。入殓前孝子手拿一把长二尺的大刀,身上挂一个竹筒,在道公引领下,众亲戚排成一队,头顶上拉开几丈白布遮盖着,在一片锣鼓声中走到河边“买水”回来给死者抹脸。

     入殓时,放一块银元在死者口中,左手放鸭毛和纸钱数片,据说是给死者在去阴间的路上渡河用的。出殡时孝子要匍匐在楼梯上,让棺材在身上跨过。另外棺材还罩有一间花纸屋,外嫁女则扎有五层高的纸楼叫“库房”和一树花簇,等棺木下葬后焚化,以示送给死者。

     布傣人遇老人家过世,必须走报死者的舅家与外嫁的女儿,开丧那天请来道公闹道场,择良日吉时出殡。停丧期有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个别的封棺半月乃至一个月才出殡的也有,但极少。

     在停丧期间,每晚都由子女们轮流做灯请佛,不得冷落丧场,并请来唱手两人,吹啵咧、唱哀歌,一吹一唱,歌词多是唱二十四孝歌,论过去什么“孟宗哭竹冬生笋”,“卖身葬父”之类的孝歌,通宵达旦不得入睡。

     布傣人守孝期时,父母死后做儿女的得反穿衣服一百天,男的头戴白布巾,女的头戴白头巾,腰扎白腰带,满一百天后改戴蓝巾蓝带,不再反穿衣服,戴孝期间不得唱歌和取乐,满两年后才能恢复原样。

        没有糯米、山歌不成节

     布傣的传统节日相当丰富,较大的节日有春节,六月的昆那节,七月十四、八月十五、十月初二糍那节等。布傣人的节日特点,多是与糯米、山歌有关,如:春节、侬垌节、糍那节、昆那节等包粽子、做糯米饭、做米粉等都与糯米有关。

     布傣人正月初一要拜牛牯。每年正月初一早晨,随着抢新水的炮声渐落,人们开始忙着用取来的新水煮红黄糯米饭,备上酒菜,粽粑,沙糕和糖果各类供品,到牛栏里设台给牛牯拜年,台上还摆着五对筷子,六只羹匙,表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并在每一头牛的头上粘上一团小糯米饭。为何给牛拜年?据说是很早以前,牛牯本是天上玉皇大帝手下的一名“武将”。

     有一年人间大闹灾荒,民不聊生。玉皇大帝为了拯救人间,派牛牯用头上的“武刀”刨开“天池”,“天池”的水冲垮“粮仓”,谷、水就从天而降,牛牯也随着下凡人间,后人就把这天定为“谷雨”。

     布傣人为了报答牛牯的大恩大德,每年正月初一,在拜祭土地公时也要给牛牯拜年,此习惯前传后教,沿袭至今。

     布傣节日中较为隆重的还有侬垌节和四月十四歌圩。侬垌节是在正月初一至十五,由十几个村屯依次分别举行。到了那天,附近十里八乡的村屯还有越南边民等,个个打扮得特别漂亮,到一块空旷的田垌上玩各种游戏,舞龙舞狮,抛绣球,斗鸡斗画眉,对唱山歌等。他们唱的歌有两种,一种是用越南字喃写的歌本,唱越南音,另一种是用自己的语言唱,没有固定的歌本,内容多是表达男女爱情,随编随唱,即兴高歌。男女对歌高兴时可对上几天几夜,别有一番情趣。农历四月十四那天,是金龙壮、汉、傣同欢同乐的歌圩日,尤其是各族青年谈情说爱的红火日子,他们之间虽然语言不大相通,但山歌能表达出他们的爱。一位布傣的阿哥这样唱道:“阿妹像朵李子花,阿哥想摘怕刺扎,采朵李花相岁月,不知花主是谁家?”阿妹听了,亮开嗓子甩一首过来:“阿哥有心来采花,莫要担心怕刺扎,三月桃李花满树,随哥爱采哪一桠”……同一个壮乡,却有三种不同的歌俗,唱啊唱,一直唱到天黑才依依不舍离去。

     布傣的神奇与美丽至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几年来,泰国学者不断寻访金龙,当听到、看到当地一些日常称谓和习俗与他们无异时,激动不已,有的禁不住泪流满面。布傣这个古老的壮族支系将给广西、全国乃至世界提供一个文化新亮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