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与河灯交相辉映
自治区级河灯制作传承人俸文顺带着小孙子在为大龙灯“化妆美容”。
一起去放河灯。
资源县通过河灯文化进校园、进苗家等活动力促河灯文化传承发展。
身着盛装的少数民族在对山歌。
河灯歌节期间,山歌手、舞蹈爱好者齐聚文化长廊、舞榭歌台中欢歌笑舞成亮丽风景。
资源县歌节发源地两水苗族乡烟竹村每年七月半举行文艺晚会传承发展山歌文化。
资源灯谷景区挤满了游客和市民。
当天晚上万盏河灯漂资江,整个资江璨若星河。
千首山歌响唱山城,万盏河灯祈福中华。2019年漂流世锦赛(测试赛)的余热还没有散去,一年一度的资源民族传统河灯歌节暨第八届丹霞文化旅游节又如期而至,大美资源再次以它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奇特的自然风光迎接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8月10日至14日,资源县第二十五届民族传统河灯歌节暨第八届丹霞文化旅游节在资源县城国家AAAA级景区资江灯谷举行。活动期间,在每晚8点30分,资江灯谷进行小规模漂放河灯环节,为14日晚上“万盏河灯漂资江”重头戏———集中漂放16800盏河灯活动预热。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资源县“两节”新推出常态化河灯祈福活动,满足游客漂放河灯、祈福许愿需求;打造了《河灯谣》小剧场演艺活动;引进了乘飞艇空中观资江、八角寨项目等,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资源县文化传承,吸引了国内外20多万游客前往观赏和游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6%。资源旅游正逐步由传统风光游向参与体验式旅游模式提级发展,创新实施“文化+”模式助推“旅游资源”建设,打造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强劲引擎,资源县正以其自然风光、人文魅力吸引着全世界广大游客的目光。
万盏河灯漂资江,引来八方游客
8月14日下午,在资江灯谷,一名老人正在给河灯喷颜料。老人名叫俸文顺,今年62岁,他在为身旁的龙型河灯做晚上“万盏河灯漂资江”的最后准备。
“河灯最早是资源县城合浦街开始做,我在资源镇石溪村做了20多年的河灯,参加了19届资源县的河灯歌节。”俸文顺介绍说。据了解,资源县过去有许多制作河灯的手艺人,但到现在也就只有俸文顺一家了。作为资源县河灯手艺人,俸文顺始终没有将河灯放下。今年的河灯歌节,他在外务工的儿子也赶回来同家人一起制作河灯,俸文顺的孙子俸晓东现在上小学三年级,跟着俸文顺做了6年河灯,也能自己扎“莲花灯”。
河灯作为资源县河灯歌节的重头戏,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而河灯手艺像是在俸文顺一家的传承一样,也是资源县民俗文化的传承,它作为资源县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是资源县一张极具地域性的名片。
放河灯,走近资源县的河灯歌节就不得不了解一下这张名片背后的故事。资源县河灯歌节原为“七月半”河灯节和“七月半”山歌节。相传,放河灯起源于资源县城合浦街。自古以来,资江是沟通湘桂交通的重要水道,合浦街是湘桂往来客商的集散地。唐宋年间,资江船运繁忙,船夫出行前,为祈求平安,在资江漂放河灯,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发展,变成了当地群众农历七月十四夜晚自发在资江漂放河灯的习俗。河灯象征着资源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祈愿。在这块土地上还汇聚着苗、瑶、汉等多民族,每当“七月半”期间,苗瑶山歌便开始在这块土地上萦绕,形成了地方特色歌会。1995年,在政府的引导下,传统的歌与灯组合在一起,成为了现在一年一度的“资源县传统民俗河灯歌节”。资源县河灯歌节带着它独特的人文魅力逐渐绽放异彩,这不仅仅是当地人欢庆的节日,也是各方游客走进这块丹霞圣地,同资源一起感受民俗风情的契机。
今年的资源河灯歌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14日晚上资源县城万人空巷,人人都在等着这2019年河灯歌节的重头戏———万盏河灯漂资江。当晚8点30分,游客与当地人纷纷漂放河灯,祈福许愿,25分钟内漂放了16800盏河灯,再现“万盏河灯漂资江”的流光溢彩。男女老少哼唱着“古来滔滔资江水,月半歌节放河灯;山歌阵阵表心迹,河灯盏盏祈太平”。伴着悠扬婉转的山歌,资江九龙灯齐明,盏盏河灯次第点亮漂放,一时银河仙境坠入资江。千鱼戏水,喜迎嘉宾;百鸟朝凤,莺歌燕舞;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万盏河灯载着祝福缓缓前行,将“两节”推向高潮。
据介绍,资源县今年的河灯歌节展示了资源旅游转型过程中的创新,将万人祈福共同漂放河灯作为首次尝试,给人“初体验”;将文艺表演、民族山歌对唱与河灯漂放活动结合,增加活动观赏性,给人“多体验”;竞买河灯漂放权,将文化与市场进一步结合,给人“梦体验”。在打造文化旅游业态,丰富旅游文化内容上不断扩展,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与当地人欢聚一堂,身临“千首山歌唱响山城,万盏河灯祈福中华”的奇境之中,体味着丹霞生态旅游的别具一格。
大美资源,旅游产业发展乘节庆东风节节高升
资源县河灯歌节有着当地民族特色、历史渊源。近年来,资源县高度重视“文化资源”建设,积极开展“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行动,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实施“文化+”模式助推“旅游资源”建设。
近年来,资源县河灯歌节先后入选“中国百姓生活游”十大主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且为了延续河灯歌节民俗传统文化,从2014年起,“资源县河灯民俗文化协会”承担起传承和挖掘河灯歌节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工作,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民间参与”的模式办节庆。资源县容纳着苗、瑶、汉等多个民族,充分吸收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形成五排地区的特有文化,有效结合民族文化与当地文化,展示出它的包容性,孕育出新的民俗文化。资源县河灯歌节正是在“山歌节”与“河灯节”的结合中发展而成,而资源也将以包容的姿态,与世界交融。
近年来,资源加大旅游投资力度,努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各种旅游业态,2018年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在此基础上,资源县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化,如竞卖河灯漂流权,为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探索了新的思路。
2019年,资源县重点打造各种文化旅游业态,丰富旅游内容,新推出常态化河灯祈福活动,在今年的活动内容上体现出创新,为未来资源旅游发展打下基础。资源旅游正面临着由传统风光游向参与体验式旅游模式提级发展的阶段,从2017年以来持续举办的国际性漂流赛事,为资源县与各地运动协会合作提供了平台,举办汽车、摩托车、马拉松等赛事,而汽车自驾游、汽车露营、极限漂流、自行车骑行、滑草、儿童漂流、重走老山界红军长征路、徒步登山等体育户外运动项目如火如荼开展,资源县依照着“体育+”“文化+”的模式稳定持续地发展。其中,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发展河灯歌节为资源“文化+”旅游模式提供了路径,有着文化内涵的旅游发展将会更加稳定持续地刺激当地经济,成为打造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强劲引擎。
大美世界,天下资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资源县正带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友人招手,在与新时代交融发展的过程中同世界握手。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资源县:“最美漂流基地”走上国际舞台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是《老山界》一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这篇曾经被收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就诞生在资源县两水苗族乡的塘洞村。 【详细】
资源县:非公企业帮扶贫困村发展产业
“去年我们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全靠几家企业帮助发展产业。”3月1日,资源县瓜里乡义林村党支部负责人在该村有机蔬菜基地说。 【详细】
资源县:有机农业拓宽山区致富路
“我们基地的辣椒和西红柿都经过了有机认证,入冬后又按有机标准种了羊肚菌等食材和蔬菜,这些羊肚菌成熟后就可申请有机认证,现在它们已经被客商以每公斤100元左右的保底价订购。”近日,资源县车田苗族乡白洞村村委主任邹定友说。 【详细】
资源县: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
近年来,资源县广泛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引导全县44家民营企业与47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企业+贫困村+贫困户”等互惠共赢的模式,实现扶贫产业“村企帮扶”全覆盖。 【详细】
资源县:聚焦精准监督 为基层一线脱贫攻坚护航
2018年是资源县脱贫摘帽年,全县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在这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贫困户到底还有何诉求?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慢作为或乱作为等行为是否依然存在?基层群众对扶贫工作满意度又是如何?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和要求达到了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