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资讯中心 | 县域政务 | 县域经济 | 县域旅游 | 乡村振兴 | 社会文化 | 县域频道 | 专题策划 | 通讯员之窗 | 县域经济专刊 |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08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 >> 增城模式

实施“大乡镇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作者:陈先锋 发布时间:2008-07-11 18:03:46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增城市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科学规划,他们把原来的16个镇(街)撤并为6镇3街,全面整合资源、调整城镇布局,既有利于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又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推动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轨道。2007年增城市完成生产总值增长逾20%,高于全省水平,市民生活水平也稳步提高。

    围绕功能分区规划“大乡镇”

    在区域功能布局上,增城将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南部定位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区,中部定位为优化开发的文化产业区,经济相对贫穷落后但山川秀美的北部定位为限制工业开发的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区,推动形成富有特色的三大主体功能区。

    为配合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增城2004年采取了动作非常大的“撤乡并镇”措施,将原有的16个镇(街)调整为6镇3街。其中南部原有的11镇街合并为新塘(五镇合一)、石滩(三镇街合一)、中新(三镇合一)三个中心镇,以利于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据新塘镇委书记刘观佑介绍,并镇前,南部的新塘镇原来有84.68平方公里,通过多年的发展,拓展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而周边一些小城镇各自发展工业,各镇之间恶性竞争,基础设施出现重复、低效建设,甚至由于各镇发展思路不同连公路都难以衔接。比如,原来宁西镇计划修一条公路连接仙村镇境内的广惠高速公路,但宁西镇境内宽26米的公路修好了,仙村镇境内路段却迟迟不动工,致使宁西镇与高速公路无法连接,产品运输很不方便。

    刘观佑说,“大乡镇”的做法从根本上克服行政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在更大范围内集中、有效、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能有效促进主体功能分区建设。目前新塘镇辖区总面积280.48平方公里,大大拓展了新塘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

“大乡镇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据增城市财政局介绍,涉及调整的13个镇(街)原有财政供养人员共3154人,仅2003年的工资及各项福利补贴开支就超亿元。13个镇(街)公务车辆合计172辆,每年用于车辆维修、保养、燃油等费用总计856万元,镇级政府的财政负担很沉重。

    区划调整后,新塘、中新、石滩的行政事业部门共减少128个,中层干部共减少101人。此一项就可以节约业务经费数百万元,而且公务用车也大为减少,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实施“大乡镇制”后,新塘、中新、石滩等镇的中层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强,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城市还大力发挥分流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一批原先闲呆在机关而农村又急需的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流通经贸、项目开发、经营管理人员,被下派到农村去服务创业。政府对他们实行灵活的扶持政策,鼓励他们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致富。

    “大乡镇制”减少了重复建设,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按照规定,每个镇都要建一个养老院,而原先的宁西镇养老院只有3个老人,还需要配3个工作人员。但五镇合一后,整个新塘镇只办了一家养老院,约40名老人也只有7名工作人员。

    “大乡镇制”还有利于节能减排。据增城市副市长邬卫东介绍,以前由于建污水处理厂费用高,小工业园都不会建,污水废气常常直接排放。而现在并镇后实现了产业集聚,只需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多个企业共用就可以了。目前,增城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污总量持续下降,2007年万元GDP电耗下降10.98%。

“大乡镇制”促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增城区划调整后,各中心镇通过聚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集中财力促进优质学校、医院诊所、行政办事机构、商贸超市、文化娱乐等设施向城镇集中,促进农村周边产业、资金和劳动力向城镇集中。仅在教育方面,增城就累计投资约30亿元,撤并中小学校162所,全市普通高中优质学位占79.3%,成功创建了广东省教育强市。

    此外,增城通过统筹资金抓好城镇各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供水、供电、供气、公交等公用事业和市政设施,使中心镇具有一定的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从而能聚集周边农民进城,既有序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又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政府通过配合免费的职业培训和推荐就业,2002年以来累计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4万人。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2007年达到6624元,增长16.57%。

    记者采访的专家还认为,“大乡镇制”不可能一蹴而就,打造“大乡镇制”,除了立足发挥当地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外,还需要上级机关各部门注重调研,实事求是制定相关政策、健全投入驱动机制与之相配套,为之做保障。(完)

责任编辑:丹子

栏目更新

精彩图文

增城新农村建设一景
增城新农村建设一景
刘福刚、黄品优、马壮壮合影
刘福刚、黄品优、马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现场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
广西县域经济网总编辑黄品优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合影
广西县域经济网总编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