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覃咏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回望渐行渐远的2006年,广西文化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精彩之笔。豪华厚实的“广西文化舟”、高朋满座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炫目璀璨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三连冠”、原汁原味的音乐剧《桂林故事》……一个个充满着文化自信的行动,连缀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2006。

  “广西文化舟”驶上北京展示广西新形象  

  2006年的广西文化,“广西文化舟”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定位为“来自刘三姐家乡的文化报告”,挑选了近年来一批体现广西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进京展演,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文化形式,集中展示广西文化建设新成果、广西改革开放新形象,展现壮乡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国人对广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风景、开放的环境、社会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让首都北京、全国、全世界进一步了解美丽的广西、魅力的广西、活力的广西、开放的广西、文化的广西、充满希望的广西。

  “广西文化舟”在北京掀起了一股“美丽的广西文化旋风”。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中央电视台、香港卫视、ABC电视台、澳门莲花卫视等8家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香港文汇报、澳门星报等25家报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4家电台,t望周刊、半月谈等20家杂志,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新闻社等10家网络媒体以各种方式报道“广西文化舟”各项活动。

  “广西文化舟”成功地把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广西。

  广西文化积极走向东盟  

  2006年9月18日至21日,14个国家和地区60位中国和东盟国家文化部门高层人员、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著名文化企业代表齐聚南宁,出席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和自治区文化厅共同举办的“2006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

  这是一个交锋观点、影响未来的大会。来自国内文化产业精英和东盟十国文化产业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和东盟文化产业的决策和思路,探讨品牌经营拓展和合作渠道。论坛期间,广西文化近水楼台,充分展示了近年来的一批文化产业新成果和正在全力打造的大型文化产业品牌项目;广西博物馆民族文物苑举办了极具特色文化产品和民俗展览;与会代表赴桂林参观广西著名文化产业项目……最引人注目的是,广西知名品牌项目“印象刘三姐”实现了我区文化项目创意和文化资本的首次输出: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北京华严投资公司与越南鸿基国际旅游贸易公司合作在越南“下龙湾”打造一个以越南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山水实景演出项目成为本次论坛最为耀眼的亮点。一位马来西亚专家这样概括:广西文化产业在这次论坛得到了更大范围的集中展示,广西文化已经引起东盟十国更多的关注。

  的确,广西和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层面正在扩大,已从政府间的文化交流发展为政府、民间并举。广西民间舞狮团、杂技团、广西甲天下艺术团、广西交响乐团等文艺团体纷纷赴东南亚演出交流,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正在从单纯的文艺演出向多形式的交流模式转变。互派新闻采访队伍、组织文化研讨会、开展文化考察、培养艺术人才,多种交流形式将双方的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如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多次赴越南讲学,在越南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广西文化热。与此同时,东盟国家到广西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近三年来,有东盟10个国家分别派出24支电视采访队伍到广西采风;东盟国家与广西之间的艺术团队最近两年互访达80多次。

  广西文化呈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势,广西文化形成了一股进军东盟的势头。

  “三连冠”给广西带来更多文化自信  

  2006年11月28日,文化部公布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我区桂林市桂剧团演出的桂剧《大儒还乡》以排名第二的殊荣榜上有名。这是我区继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入选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后,再度获此国家级大奖,实现了全国少见的“三连冠”! 12月13日,广西10多位文艺理论家、戏剧专家、著名导演针对广西舞台艺术精品夺取“三连冠”的现象,一致肯定:广西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三连冠”,给广西带来更多的文化自信。

  《八桂大歌》荟萃了广西歌舞的精华,《妈勒访天边》讲的是广西一个很经典的传说,《大儒还乡》展示的是广西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三部获奖作品表现的都是广西的人和事,多侧面地展示了广西丰厚的文化底蕴,并以步步高的艺术水准进入全国的视野。文化部有关领导因此特别指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三连冠,这是一种独特的“广西文化现象”!

  舞台艺术精品“三连冠”是广西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文化大事。有专家指出:有一定规模的精品出现才能成为全国关注的现象。近年来广西涌现出一大批精品,“三连冠”最后奠定了舞台艺术精品“广西现象”。十年前,区党委、政府提出把广西建设为“戏剧强省”时,很多人为此提出质疑,经过十年的发展,“三连冠”使我们自信是“戏剧强省”了,这也是广西实施精品战略的重要成果。

  回望2006年,广西文化呈现极为活跃的态势。自主创新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完整的区、市、县三级贯通的数字电视平台系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广西制造”的影视剧占领全国荧屏的半壁江山,形成了全国电视界广泛关注的“广西电视剧现象”;广西电影制片厂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体制改革,还在改制中不断恢复影视主业创作生产,通过合作相继推出了电影《桃花村》、电视连续剧《浪漫的西街》、电视电影《大爱无声》、电影《红色盾牌》等新作;一台完全由广西文化人强强联手推出的大型音乐剧《桂林故事》成了2006年广西文化的压轴戏,被广西文化界喻为“本土意识觉醒的标志性事件”。这个强调本土原创性的作品年底出现,具有特别的喻意,它展现了未来广西文化的新走向,预示着已经羽翼丰满、底气十足的广西文化将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新的一年,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