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爱国情怀——“海漂”18年,难忘初心:“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走在地质宫前的文化广场上,眼前这座建筑庄严肃穆。

  我们不由得又想起了李四光,想起这座建筑的设计者梁思成,想到黄大年,心底突然涌出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那句名言: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在黄大年身上,我们更能掂量出这句话的分量。

2014年3月27日,黄大年团队成员接受美国地质调查局专家培训并获取资质证书(资料照片)2014年3月27日,黄大年团队成员接受美国地质调查局专家培训并获取资质证书(资料照片)

  不少人不理解在国外已功成名就的黄大年的选择。他们在问,如果黄大年还活着,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选择回国吗?

  采访中,我们将这个问题抛给了不同的被采访者。

  “我想会的!” 黄大年的弟弟黄大文肯定地说,“父亲生前总和大年说,他是有祖国的人,要做个忠于国家的地质人。”

  1958年8月28日,黄大年出生,父母是广西地质学校的教师。

  黄大年快乐的童年时光,是在父母用心的教育和陪伴中度过的。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记忆中,父亲经常提到的那些科学家模样都差不多,“清瘦”“和善”,“带回来的行李箱中满满都是书”。

黄大年与家人在英国的照片(资料照片)黄大年与家人在英国的照片(资料照片)

  黄大年的父母是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伴随新中国成长的艰辛奋斗中,他们隐忍克己、朴实包容,只讲奉献、不图回报,对祖国自始至终表现出忠诚与责任。

  黄大文知道,父母病逝未尽孝床前是哥哥心中永远的痛。

  2004年3月,父亲突然病重,进入弥留之际。此时,黄大年作为英国ARKeX公司派出的代表,与美国专家一起在1000多米的大洋深处,进行“重力梯度仪”军用转民用领域的技术攻关。如果不是英国导师极力推荐,美方不会让一个中国科学家参与其中。攻关进入关键阶段,黄大年把眼泪咽到肚子里,坚持做完试验。再次回到陆地时,父亲已入土为安。

  两年后,美国空军基地,同样的试验从潜艇搬上飞机时,母亲病危。临终前老人以越洋电话嘱咐爱子:“大年,你在国外工作,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早点回来,给国家做点事情……”

 黄大年(右)与其父母、女儿在英国的合影(资料照片)黄大年(右)与其父母、女儿在英国的合影(资料照片)

  父母的教诲,黄大年怎能忘记?!

  “会回来的!”黄大年的大学同学异口同声。

  1982年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这个连年的三好生留校任教。他在毕业赠言册上简短有力地写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同学毛翔南保留至今。

  1993年初冬,学校要送黄大年去英国利兹大学深造。同学林君去送行,“他冲着我们使劲挥手,大声地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林君回忆说。

  母校“以艰苦奋斗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为祖国找矿为荣”的专业教育早已刻进他的心里。

  “我理解他这个人,在英国优越的环境里,黄大年觉得自己已经摸到天花板了,回国,既是突破自己,又是报效祖国。”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平说。

  高平是最早动员黄大年回国的人,可后来又有些犹豫:“大年,你是不是再好好想想?国内无论生活条件,还是工作环境,都比不上英国。”

  她盼着黄大年回来,但又怕他后悔。

  当时,作为英国剑桥ARKeX地球物理公司的研发部主任,黄大年是一个被仰望、被追赶的传奇人物。他带领一支包括外国院士在内的300人“高配”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这项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乃至战略部署的制高点。而妻子则在伦敦开了两家诊所,女儿在英国上大学,一家人生活优裕、事业骄人。

 黄大年(右)与女儿在英国的合影(资料照片)黄大年(右)与女儿在英国的合影(资料照片)

  但回国的决心黄大年是从一开始就下了的:“在这里,我就是个花匠,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

  时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至今保留着黄大年从英国给他回复的一封邮件:“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2008年,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计划”)。

  刘财只是试探性地把这一消息发送给了黄大年,没想到,他立刻启动回国。仿佛他一直在等待着这一时刻。

  18年的英伦生活,毕竟有很多积淀、很多不舍。

  他的科研团队再三挽留:“伙计,别走,你在这里,我们会有更多成果。”

  可他知道,他的心里无论如何放不下那片温暖而辽阔的父母之邦……

  朋友们不理解,年过半百,正该安享人生,为什么还要折腾?

  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

  没给自己留后路,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别墅、办好回国手续。妻子张燕也以最快的速度、最便宜的价格处理了自己的诊所。

  那天,处理完诊所的售后事宜后,蹲在那一堆堆她不得不舍弃的中药及医疗器械里,张燕失声痛哭……

  十八年的剑河生活,就这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黄大年回来了,成为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计划”专家。

  高平很懂他:“是‘**计划’成就了他,让他义无反顾、全身心地实现理想抱负,抒发他的爱国热情。回国,使他将事业和情怀融合在一起。”

  回国这7年,是他人生高速运转的7年,是他带领团队高放“卫星”的7年,也是他被病魔一点点吞噬的7年……

  整理黄大年遗物,王郁涵在他卧室床头柜的三个抽屉发现了满满的花花绿绿的治肝病的药,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不知有多少个深夜,黄老师靠着这些药物熬到天明。

  当一次次从晕厥醒来,当一次次在外奔波舍爱妻独守家门,当女儿的婚期因他的忙碌而一次次被迫推迟,当一次次深夜中被病痛折磨得辗转反侧……

  黄大年,你真的不后悔吗?

  “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没后悔过。”记者在黄大年留在母校的一份工作自述中找到了他自己的回答——

  “父辈们的祖国情结,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和成才,并左右我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选择:这就是祖国高于一切!”

  尾声:不说再见

  2017年1月1日,新年元旦,手术后第18天。

  病房里,黄大年手臂上插满了管子。在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焦健的帮助下,黄大年认真收听着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2016年,“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

  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到科技攻关,黄大年显得有些激动,他猛地深吸一口气,用沙哑的声音对焦健说:“国家对科技创新这么重视……有了国家的决心……我们的技术马上就要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你们都要准备好,加油干啦……”

  说完,一阵剧烈的咳嗽。

  焦健忍着泪,直到出了病房的门他才哭出来。他看见了黄老师眼角含着泪光,他知道这个人没有一时一刻不想着赶超前沿、不想着超越极限!

  可他哪里知道,这是黄老师去世前给他的最后一次教诲。

  1月2日,黄大年开始发烧。

  1月3日,高烧不止,伴随着咳嗽。

  1月4日傍晚,坏消息接踵而至。黄大年内脏出现大出血,转氨酶升高、肝功能有衰竭倾向……

  此时,万里之遥的英国,黄大年的女儿黄潇也在分娩的疼痛中挣扎。

  剧痛之后,伴着哇哇啼哭,黄大年的外孙降临到这个世上。黄潇虚弱地抚摸着儿子,心如刀绞,泪水止不住地流,脑海里满是婚礼上爸爸搂着她翩翩起舞时慈爱的眼神,她怎会想到那是父亲与她的最后一舞。

 2016年5月8日,在女儿的婚礼上,黄大年(左后)与女儿跳舞(资料照片)2016年5月8日,在女儿的婚礼上,黄大年(左后)与女儿跳舞(资料照片)

  “拍一张春伦的照片,赶紧发给我姑姑。”黄潇用英语对丈夫说。

  春伦,是黄大年为他的外孙起的中文名字:长春的春,伦敦的伦。黄大年曾说过,这是他最难忘、最喜欢的两个城市……

  “哥,哥,你快醒醒,潇潇生了,是个男孩……”妹妹黄玲拿着手机冲进重症监护室里,把照片举到黄大年眼前。

  照片里,小宝宝黄皮肤、黑头发、圆脸蛋,眉眼之间,像极了黄大年的神韵。

  “哥……哥……你看,春伦跟你有多像,你看看啊!”

  此时,黄大年已失去了意识……

  1月8日13时38分。正午的阳光照进重症监护室的窗棂,黄大年永远地休息了。

  不说再见,黄大年没有走,学生们耳边响起他熟悉的声音:

  “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做出得去、回得来的科学家。”

  不说再见,黄大年没有走,这片他热爱的故土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熟悉的身影。

  1982年1月15日黄大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资料照片)

  地质宫,507室。

  于平、王郁涵,常常静坐在黄大年的办公室里,仿佛在等待着出差回来的老师。

  总有办公室电话和手机铃声打扰这宁静。在每一次来电点亮屏幕的时候,她们一次次地接起电话,告诉对方黄老师离去的消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