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6日 来源:桂林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无人看守 自己投钱

  大冲口村“无人菜市”一卖20年

  到了早上8点左右,村口的青菜摊基本没人看守了,随便顾客自己挑。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日报记者蒋伟华 通讯员周俊远 李婧/文 记者蒋伟华/摄)前段时间,马云的“无人超市”风靡全国,无人售卖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而荔浦县马岭镇大冲口村村口,无人看守售卖青菜的摊点已经存在了20年。

  每天早上,这里都会摆放一些竹筐,竹筐里放着各类蔬菜,竹筐上绑着塑料袋。这些菜摊没有人看守,如果有人想买菜,只需往塑料袋里投钱自行取走蔬菜即可,被大家形象地称为“无人售卖”摊。这些摊位一天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每天能卖出各类蔬菜几十到数百斤不等。村民说,这种“无人售卖”的情况已经持续20年,从来没发生过纠纷。这不禁让人啧啧称奇。

  节瓜不好绑,就写明了价格,方便顾客自己给钱。

  为保证“无人菜市”售卖的菜新鲜,他们披星戴月摘菜

  9月2日凌晨5点,记者来到了马岭镇大冲口村,73岁的沈秀琴老人已经跟女儿在菜地里打着手电筒忙着摘小白菜。微弱的灯光下,母女配合默契,一边摘菜一边用绳子将一把把青菜扎起来。老人告诉记者,她们每天凌晨摘菜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摘好并简单清理后就挑到一公里外的村口的“无人菜市”去卖。

  5点半左右,两筐青菜已经采摘清洗完毕,老人赶紧挑着赶往村口。到了村口,天还是漆黑一片,没见行人,老人将青菜整理好,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色塑料袋系在竹筐上。

  没一会,天逐渐亮了起来,村口也陆续热闹了起来。

  “来了啊,来,到这个位置来。”看着熟悉的村民挑着青菜来到菜市,沈秀琴老人和他们打起了招呼,将自己的竹筐挪了挪腾出空位。早上6点多,卖菜的老人陆续从各个路口或挑或扛或提着家里种植的菜来到了村口,他们的筐里多以青菜为主,少的五六把,多的几十把,卖菜的人多是六七十岁的妇女。

  放下筐子后,他们跟沈秀琴老人一样,都在筐子上系上一个塑料袋,系好袋子后有的马上转身离开,有的则跟老友聊几句,此时村民和路过的群众也来“赶集”了。

  为了保证菜摊上卖的菜新鲜,老人们都起早去菜园摘菜。图为沈秀琴老人天没亮就跟女儿一起打着电筒在菜园摘菜。

  “无人售卖”20年,从没出过纠纷

  记者注意到,村口除了卖青菜的还有一两家肉铺和一个米粉店及小商铺,早上显得比较热闹,就如一个小市场。村民们买点肉或吃完早餐后,有需要的就会来到卖青菜的筐子前看看,看好后拿走一把青菜,将两块钱放进塑料袋,没有称重更没有讨价还价。

  7点左右,村口的人越来越多,卖菜的老人却陆续离开,8点左右,卖菜的老人基本都回家了,他们的摊点都成了“无人售卖”摊。记者观察了两个小时,大致统计了一下,这段时间大概有20个村民来买菜,有的开着车路过停下来迅速从菜筐里拿起一把青菜,有的则慢慢地挑选,但无一例外的是,拿走青菜后他们都会将两块钱投入到塑料袋子里。

  “这种情况已经有20年了。”村干部沈启斌告诉记者,大冲口自然村有2000多人,是个大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村里跟很多村子一样,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家里只留下老弱妇孺。因为村里留守的人依然有不少,而村子离镇上的集市有好几公里,20多年前,有人看中村里的市场,就在村口开起了肉铺和商店,随着人气的聚集,也有老人开始拿家里吃不完的青菜来卖,售价相对便宜,结果十分畅销。于是一些老人一年四季都种菜,几乎每天都有人去村口卖青菜。

  刚开始,老人们都守着摊子,到后来临时有事就让卖肉的帮看一下。老人们为了自己不在时顾客方便买菜,就将青菜捆成一把一把的卖。经过一段时间,卖菜的老人发现即使他们走开了,也有人主动把菜钱给肉铺的老板。于是,老人们又想到改进卖菜的方式:干脆将一个塑料袋系在菜筐上,买菜的人自己按把数拿菜给钱,于是就渐渐形成了行情。这20多年来,从来没听说有少钱或不给钱的情况。

  “卖菜方便,从不少钱,我也加入了卖菜队伍了。”76岁的郑秀荣老人是6年前开始加入村口的卖青菜队伍的,只要有青菜,每天她都会挑去卖,每次基本都是放下菜筐跟熟人聊几句就走。

  “早上放在村口卖的菜,晚上收摊时算算一分不少。”郑秀荣开心地说,有一次,她卖的青菜不多,只有四把,她将菜放在村口就回家忙其他农活去了,直到晚上才想起自己还没收菜筐,于是天黑后她急忙赶来村口,看到她的菜筐孤零零地在那里,一看,塑料袋里整整齐齐地放着八张一块的纸币。

  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的风气确实好,除了买菜的群众讲诚信,村里的小孩子也从来不拿老人们系在卖菜摊上塑料袋里的钱,现在来村口卖菜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天能卖出几十到数百斤不等。而卖菜老人们也很讲规矩,不管以前是一块钱一把还是现在两块钱一把,基本保证一把青菜有一斤左右。老人们还会根据市场来调整每把菜的重量,如果外面菜价上涨,每把青菜就适当扎小点,如果菜价下降他们也会将菜扎大把一些,反正不会让买菜的人吃亏。村民都认为,正是大家这种互相之间的信任,大冲口村的“无人售卖”摊才一直得以延续下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