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记者景碧锋 通讯员黄元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然而,如何引入资本,因地制宜地对当地的景区进行开发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其本身是一件复杂和艰难的工程。

  位于临桂区北部的宛田瑶族乡,北枕龙胜,东接灵川,2000年后,先后陆陆续续开发了蝴蝶谷、十二滩漂流、忘情谷等知名景点。然而,十来年里,这些景点有的逐渐萧条衰落,有的发展后劲不足,其中浮现的问题在桂林各县区的乡村景点开发建设中具有一定共性。

  

蝴蝶谷景区所在的宛田东宅江自然村全貌,保护完好的瑶族木楼建筑

  蝴蝶谷景区所在的宛田东宅江自然村全貌,保护完好的瑶族木楼建筑

  蝴蝶谷:“炙手可热”的景点成了“烫手的山芋”

  景区得到开发,村民收入五年增长了十倍多

  “不是唱衰,如今蝴蝶谷那里,确确实实已经没几个人去了。”这两年,朋友曾多次带记者去蝴蝶谷,确实并没有见到有几个游客,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暑期的旅游高峰期。

  大半年前,蝴蝶谷景区大门的牌楼,因员工做饭遭到大火焚毁。在很多当地人看来,牌楼的焚毁似乎标志着蝴蝶谷曾经辉煌的一个时段,已经过去了。

  临桂旅游局负责宣传的周家斌给记者介绍起了蝴蝶谷开发的前前后后。

  早在2000年,周家斌和一些摄影爱好者被邀请去蝴蝶谷游玩时,就被蝴蝶谷所在地东宅江秀美的风景、淳朴的少数民族风俗和当地的篝火舞蹈深深地迷住。当时东宅江还没有通公路,几乎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净土。青山环绕,风景秀丽,密布的峡谷中隐匿着28处瀑布,距离公路只有3公里多。大家发现后,都很兴奋,觉得这个仅有60多户人家、297人的村落,值得做旅游开发。

  于是,东宅江村的旅游农家乐就这么做了起来。当时,在乡下做农家乐乡村旅游还是一件比较稀奇的事。

  刚开始,游客要去东宅江,只能先将车子停在321国道旁的林场后,才能徒步进入寨子。

  直到从事旅游开发的石老板等五六人开始投资建设东宅江,当地才有了根本变化。石老板“入驻”东宅江村后,他发动村民一起修通了外界进入寨子的道路和村子里的村道巷道,还完成了引水入户工程,使得寨子里的基本条件得到改善。

  紧接着,石老板还请来了桂林市一家设计规划院,为景区命名和规划。从此,蝴蝶谷就成为东宅江的代名词了。

  东宅江从农家乐转变为蝴蝶谷瑶寨景区之后,便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公司出钱,农户们出工出力,景区里的员工都是东宅江村的村民。游客进入蝴蝶谷游玩,不仅能欣赏到好山好水好景致,还能体验到原生态瑶家风情,入住农户家中感受热情接待。而最后所得到的吃、住方面收入,公司方和农户方按比例分成。

  2002到2005年,蝴蝶谷瑶寨景区持续发展,甚至有柳州、南宁的游客前来游玩,蝴蝶谷一度成为了宛田旅游,甚至是临桂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仅如此,“公司+农户”这一成功模式更是向桂林及周边推广。

  2000年,东宅江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仅仅为450元,甚至都远远落后于宛田瑶族乡的人均2000多元。而蝴蝶谷景区开发后的第一年,村民的人均收入就赶上了乡平均值。2005年,更是达到了4800元。

  蝴蝶谷瑶寨景区的初步规划是:要打造“蝴蝶的世界,瑶族的史馆”。除了旖旎的自然风光,景区在展示瑶族文化方面也有所行动,景区里鼓楼的建设就是为了展示瑶族文化。此外,由于当地具有独特的瑶医、瑶浴文化,打造成一个休闲养生度假区也在当时的规划之内。

  经营方式改变,蝴蝶谷慢慢走向了衰落

  就在景区不断发展时,石老板由于资金掣肘,不能继续提供更多资金扶持景区发展。经过融资,从事房地产经营的李老板成为景区最大的股东。

  在相继补上了之前景区建设的工程欠款后,李老板最终收购了此前石老板等人的股份,蝴蝶谷从此“易主”。然而,蝴蝶谷慢慢走向了衰落。

  “平时都没什么人来游玩了,就是周末偶尔也只有十几二十个人来,房间都住不满。”当地村民邓海明对记者说。当初景区创建时,邓海明作为村支书亲手参与蝴蝶谷的创建,同时也见证了它的兴旺和如今的没落。

  “红火的时候,公司和村民合作经营,大家劲头十足,每天游人不断。客人白天看瀑布、玩漂流、徒步看山水、走竹林、吃村民土饭土菜,晚上欣赏村民舞蹈。景区房子根本住不下也接待不完,许多游客都被安排到农家吃、到农家睡。”邓海明仍然记得,当时作为村支书的他,晚上拿着名单,一个个点名,给游客安排到各家各户吃住。曾经闭塞的山区村民,因尝到农家乐的甜头而变得兴奋不已。不过,2008年以后,游客数量开始锐减,曾经的火爆也一去不复返。

  问起没落的原因,邓明海似乎不愿多谈,只是淡淡地说:“换新老板了。”而据一位不愿具名但熟悉内情的当地旅游人士透露,新老板来了之后,调整了经营思路,摒弃了原来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项目,村民不允许接待游客、提供节目,经营归由景区统一负责,统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开始把村民摒弃在外;随后,景区还高薪请来了两名专业旅游管理人员进行规划和管理,不过大手笔的投入和规划并没换来预期的理想效果,最后不了了之。但是,经此变动,那些纯正的农家味道没有了,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不见了,村民也对景区不闻不问,当年明文规定不允许建造的砖房也慢慢出现了。公司与村民矛盾激化,景区旅游逐渐下滑。

  今年8月初,天气正是炎热的暑期,记者驱车进入蝴蝶谷瑶寨景区时,进村的道路有相当一段变得十分坑洼,坐在车上也是上下颠簸。

  这几年,蝴蝶谷也顺应乡村旅游发展潮流,搞起了漂流,但效果并不太明显。进村途中,一块“蝴蝶谷漂流终点”的指示牌孤零零地立在地上,有些突兀而又显荒凉。沿途漂流的河道则覆盖着大大小小的石块,水流量并不大。

  到达景区正大门,记者发现只有两个人坐在售票处纳凉。经过沟通,得知李老板已经将这里交给了他们全权代为管理。“现在游客来这里,主要是冲着漂流来的。而今年又不搞漂流了,游客起码损失了一半。”该负责人说。

  进入景区后,有村民告诉记者:“这两年,蝴蝶谷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为了扭转这个局面,老板尝试着在这里搞起了漂流。但是,由于河道狭窄,每逢下大雨,石头就会被冲进河道,不得不经常请挖掘机来挖通;有时,暴雨严重时甚至还会把道路冲坏,修缮的成本就会更高,所以今年也就没搞漂流了。”

  这两年,由于楼市的不景气,李老板就更没有心思来打理蝴蝶谷了。周家斌说:“一旦从繁荣走向衰落,再要想翻身,真的是难上加难。”所以,如今蝴蝶谷想转手都找不到买家,已经从曾经的“炙手可热”,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