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与钱紧
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2013年7月,在广西旅游发展大会上,以巴马为核心,涵盖东兰、凤山、大化等县在内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被列为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
根据自治区发改委、旅游局共同牵头编制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旅游区要打造国际一流的长寿养生健康旅游目的地、国际长寿养生科学研究中心、国际长寿养生健康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
《纲要》规划,到2020年,旅游区接待游客总量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80亿元,其中入境游客20万人次,成为集长寿养生、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这一蓝图,让巴马人振奋不已。
精明的资本,也纷至沓来。
投资20亿元的中脉国际养生都会项目,来了;投资50亿元的百魔洞国际养生度假区项目,来了;投资10亿元的云外天乡国际养生度假区项目,来了……在进城大道,在同贺新区,在百魔洞景区,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但是,在诱人的愿景前面,还有不少障碍等待巴马跨越:连接外界的道路及景区内部道路等级低、路况差,一些景区尚未完全通路,景区配套不完善。从河池城区到巴马180公里,都是弯曲的山区二级路,旅游大巴走完需要4个小时……
按照《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行动计划(2014—2016年)》,3年间,旅游区计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3个,计划总投资31.95亿元,实施道路交通、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旅游服务等建设项目83个。
“其中,很多项目都需要安排配套资金。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巴马2014年财政收入刚过2亿元,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巴马本身基础设施欠账就多。这让我们倍感压力。”奉海峰说,“此外,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景区建设统筹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永恒课题。”
面对梦想与现实的落差,奉海峰别无选择,“巴马,刚上路。面对困难,惟有咬紧牙关,奋力前行。”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24日 16 版)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巴马“十大金牌特色菜”出炉
独特的饮食文化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7月22日,巴马瑶族自治县组织当地多家星级酒店、农家乐等开展“十佳特色旅游餐馆、特色美食”比赛活动,邀请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4位权威专家评委前来评比指导。 【详细】
巴马甲篆镇百马村丰收在即的富硒稻生产示范基地
近日,笔者走进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百马村富硒稻生产示范基地,看到基地稻黄一片,稻穗饱满沉甸,在七月骄阳的映衬下,呈现一片丰收盛景。目前,该县建设富硒核心示范基地300多亩,并带动周边6个乡镇24个村的农户种植富硒优质稻1万多亩,共有新香占、油占8号、百香139等 【详细】
[巴马县]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014-2015年项目38项
巴马瑶族自治县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过程中,紧紧围绕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抓质量、重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推进各项重大项目建设 【详细】
巴马城乡建设展新貌新风
呼吸着清新空气,看着道路两旁的青山绿水,还有那一座座镶有“命”字或“寿”字、民族风情浓厚的民房,到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展生态环保调查的10多名华南科技大学学生,不禁感叹“巴马的生态太好了,城乡风貌别具一格!” 【详细】
[巴马县]推进50个旅游重大项目
7月20日,笔者来到巴马瑶族自治县盘阳河坡月段,看到沿岸村屯正忙着建设污水收集管网。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该项目已经完成90%的进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