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1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刘兰芬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漫画。

  道路拥挤、堵车严重、停车难……令众多车主在享受高品质有车生活的同时,也在承受着驾驶带来的“路怒”烦恼。近日,由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引发的“路怒症”现象备受关注,许多司机开始审视自身不文明的驾驶习惯,不让悲剧重演。

  九成司机表示患“路怒症”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俗称“开斗气车”,国外称为“攻击性驾驶”,在交通违法行为上表现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不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

  日前,记者在河池城区随机采访15名司机发现,有90%的司机承认有“路怒症”行为,另10%的司机则表示没有患“路怒症”。

  小韦是一名出租车司机,驾龄已经8年。据其介绍,他每天驾驶出租车的时间有七八个小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遇到一些司机存在例如变更车道、强行超车等不文明驾车行为,他会忍不住“路怒”,在车里骂骂咧咧,愤愤不平。“没办法,金城江城区街道道路狭窄,车子又多,加之工作辛苦,一旦碰到类似不文明的司机,想不发火都难!”小韦感慨地说。

  与小韦同行的黄师傅,谈及遇到不文明的司机也是气愤。“在路上开车,有的司机很‘霸道’,随意变道、抢行,好几次险些碰到我的车子,有时候太生气了,实在忍不住,我就超车上前,打开驾驶窗户口头‘教训’一些这样的司机。”黄师傅如是坦言。

  私家车车主覃女士称,她以前自认是个没脾气的人,但自从2012年买了车子后,随着驾龄的增长,开车时的脾气越来越坏,但凡路上遇到不文明的司机,她瞬间就能火冒三丈。她表示,这都是“路怒症”给害的。

  “路怒症”危害道路交通安全

  据了解,近年来,“路怒症”这类行为的发生已经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

  来自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因“路怒症”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共导致事故起数8.02万起,上升4.9%,2014年又上升2.4%,今年1月至4月份再上升3.7%。记者从我市交警部门获悉,“开斗气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在总事故处理起数中,占了近一半。

  市交警支队一民警认为,“路怒症”这个词语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主要针对的人群就是道路上的开车一族,这类人群容易暴怒,情绪不稳。具体引发的原因有多方面,该民警分析,一是开车时汽油、柴油味重,影响了驾驶员的驾驶情绪;二是天气原因,到了夏天,天气炎热,人的情绪容易烦躁,一旦遇到不文明驾驶行为就容易“上火”;三是平时积郁情绪的集中爆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拥堵的道路上,不良情绪和记忆就像“燃料”,让人易怒。

  不少民警还表示,公路上,因为各种原因“路怒”,甚至出手伤人的驾驶员,大部分是受教育程度低、不易控制情绪的年轻男性。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常常是出于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原因:旁边的车放摇滚乐的声音太大,前面的车开太慢堵路,后面的车喇叭不停叫,另一辆车很招摇地超过了自己的车,甚至只是对方车上挂了一面有争议性的旗子……这些理由都足够让某些司机发怒,甚至开足油门一头撞过去。

  民警提醒,鉴于此,希望广大驾驶员在开车的时候,应遵守交通秩序,不要违反规则,学会耐心驾驶,注意行车安全,这样才是最好的驾驶员,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采访中,许多有过“路怒症”的司机都表示,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害人害己,在今后的驾驶中,他们将逐渐改掉这个坏毛病,努力做到文明驾车、安全出行。

  另悉,对于“路怒症”现象,公安部近日加大力度,严查各地“路怒症”驾车行为。

  相关报道

  驾驶中七大不文明现象引警惕  

  资料图。 

  近日,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备受关注。不少网友指责男司机殴打行为“太残忍”,也有很多网友对女司机的违规驾驶行为提出质疑。不管如何,这件事情给我们一个提醒,在汽车保有量不断膨胀的当下,如何文明驾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挑战。现总结了那些驾驶行为中的不文明现象,期待给大家一个警醒,让我们文明开车,文明对待他人。

  一、随意变道

  成都女司机之所以被打,是由变道引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变更车道时应在进入实线前进行,违反禁止标线指示行驶要处200元罚款,记3分。有记者在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发生后在北京现场街头体验发现10分钟内11辆车路口强行变道。

  随意变道让正常行驶的司机常常无法适从,手忙脚乱,容易引起事故。

  即使在市区行车,乱变车道也是很危险的,轻则引发拥堵,甚至剐蹭事故,重则引发追尾事故。而在高速公路上,引发的很可能就是伤亡事故。交警部门提醒广大车主,如果想要变道行驶,一定要提前看好路面状况,车辆前后一定要仔细查看,确定安全后才可以慢慢变道行驶。为了避免给他人带来安全隐患,一定要提前打开转向灯,告知后面车辆你的行驶方向。

  二、路口加塞

  “道交法”规定,遇前方车辆停车排队或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司机一次记2分。

  有司机表示,看到所有车都插到前面,自己也跟了上去,“正常排队哪里过得去,都在加塞。”

  如果大家都在正常行驶,一旦有一个加塞的,后边的车辆势必踩刹车减速,车流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依次传递下去,路口的通行速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或交通拥堵。

  三、开远光灯

  “道交法”规定,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会车时,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内不能使用远光灯。

  记者曾在一处偏僻路段进行实验。记者首先设定一目标,在离目标约40米远时,记者打开远光灯,同时让道路另一侧的朋友也打开远光灯,此时记者无法看清路中间的目标,产生视觉盲点,直到车辆开到离目标几米远时,才能完全看清。

  车主随意变换远光灯,不但影响车辆行人视线,还造成安全隐患。建议车主在行驶途中发现对面有使用远光灯的车主时,可以闪三下会车灯向他提醒,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夜间行车环境。

  四、利用应急车道超车

  在高速公路上借应急车道超车的现象屡屡发生。除了借应急车道超车,还有不少人喜欢强行超车,硬是把别人逼减速了再超过去,这样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五、开车玩手机

  现在手机的发达可以说让很多人爱不释手,这里面就包括众多司机在内。开车看手机是何等危险的动作,前段时间网络热议的某地公交司机,在开车时7分钟内看手机39次。这种行为简直就是作死,对全车人生命的极其漠视。

  六、胎压不正常照常上路

  很多车目前都配有胎压监测功能,当胎压不正常时通过声音和图像来提示车主,及时检查。但有些车主在看到警告后对这种提示并不在乎,觉得只是数值变化,应该问题不大。

  夏季胎压一般要高于冬季,也是爆胎的高发季节。对于胎压的变化一定要更加留神,有胎压监测要留心观察,无胎压监测可到洗车店或者在4S店检查时进行查看。并不是很费事,小措施可保你安全行车。

  如果正在路上行车,胎压监测突然报警,那么一定要放慢车速,保持在合理的车速之内,并打开双闪,提示后车注意。同时尽快离开主路,找到附近的维修点,或者自己更换备胎。注意备胎的规定行驶速度,切不可超速。

  七、带着疲倦和瞌睡开车

  现在正是夏季,午后会经常犯困,这对于司机驾车外出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既耽误事,又存在很大的危险。

  (据新华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