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2015年,我国养老改革会有什么新动向两会一些代表委员和会外专家认为,推进养老“并轨”后的实施还有不少难点,而“延迟退休”改革需要慎之又慎、预计不会立即启动。
养老保险“并轨”方案仍需细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尽管方向明确,但推进仍然需要细则。
“一是‘中人’的过渡办法还需要合理设计,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这是一个关键问题。”郑功成说,二是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和编制外的员工养老保险如何衔接。
他说,因为改革针对的是编制内的员工,以前有些编制外的员工参加了养老保险,有些则没有,希望借此次改革的契机,真正消除编制的标识,让员工按照“同工同酬、同制同权”的原则,在同一种养老保险制度下得到保障。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指出,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的管理体系也需要建立,同时,有关职业年金的投资运营体系等也需要统筹考虑。
“这些都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否则改革无法顺利推进。”郑秉文说。
“延迟退休”并非今年改革重点
针对社会上有关由于养老金缺口压力大可用“延迟退休”来弥补的观点,郑功成认为,养老金并非“延迟退休”的基本依据,“我一直不赞同将减少养老金支出作为延迟退休年龄的基本依据。因为如果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人口结构老化、就业需求扩张,则必然要延迟退休年龄,反之亦然,而减少养老金支出只不过是在追求上述目标的同时产生的一个客观结果而已。因此,我认为在决定我国是否延迟退休时切不可本末倒置”。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林回福认为,“延迟退休”政策不能草率出台,作为一项制度,其影响面太大,应该充分论证。
据了解,由人社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负责制订的养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涉及退休年龄调整、养老金调整机制等多项重大问题,是一项一揽子工程。
“退休年龄调整的确在顶层设计中,但刚刚破题,只是提出了思路而已,不会是今年的改革重点。”人社部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这位专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各界对退休年龄调整分歧很大。即便统一了认识,还有很多具体目标需要明确,例如退休年龄是推迟到63岁还是65岁此外,还有时机选择、节奏掌握、配套措施以及监督实施等问题。此外,尽管在理论上“延迟退休”可以减少养老基金压力,但效应需要20年至30年才能到位,可谓“远水难解近渴”,更何况目前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很大,立即施行似乎不合时宜。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16.5万人参加城乡养老保险
“我们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到80元的基本养老金,以后养老就不用愁了!”近日,宁明县城中镇城南社区居民王大爷到农村信用社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时高兴地说。截至去年底,该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16.5万人,发放养老金15.8万人次,金额11916.8万元。 【详细】
[宁明县] 16.5万人参加城乡养老保险
“我们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到80元的基本养老金,以后养老就不用愁了!”近日,宁明县城中镇城南社区居民王大爷到农村信用社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时高兴地说。截至去年底,该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累 【详细】
国务院印发《决定》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1月14日电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 【详细】
[东兰县]率先出台属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近日,东兰县出台《东兰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和《东兰县村干部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两个办法的出台不仅让革命老区群众享受到养老惠民新政,也使东兰成为我区首个完成属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县。 【详细】
关于开展中区直参保单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的通告
根据有关规定,对在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参加养老保险的中区直单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含离退休和供养人员,以下简称“认证对象”)开展资格认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