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张若凡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担忧

  本科5年后继续“啃老”?

  与卫生部门、医院的积极态度相比,记者在丁香园等医学网站及论坛上看到,医学生们对这项即将实施的新制度有不少意见。

  “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生存需求”“我什么时候能结上婚,买上房”有在校医学生称,医学专业本来就是所有高等学科里学制最长的。一个家庭供一个学医的孩子要花费十多万元。本指望毕业找工作养活自己、回报父母,现在看来,年届30岁还不能确定工作,更别说谈婚论嫁,买房过日子了。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北京等先行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地方,还发生过30多岁“高龄”的博士生状告卫生局的案例。就业前夕被告知要再培训3年,等当上医生已年近40。不过,最终博士生败诉。

  好不容易5年大学毕业,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真的还得继续“啃老”据介绍,在新的制度下,政府在医生的培养上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培训对象享受培训基地同等资历医师的待遇,领取补助,而且3年的培训可以换算工龄。

  根据国家的测算,各地经济水平不同,培养一名住院医师,3年将投入15万~20万。据广西卫生计生部门测算,在每个培训学员身上每年要投入3.5万~3.7万元,包括保险、税金、住宿费等,3年下来大概是15万元,由政府投入(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用人单位、培训基地共同承担。

  观点

  基层医生是否会更缺?

  除了医学生们对于自身前途的“吐槽”,也有不少医疗行业人士认为,以中国现在的国情,医生普遍超负荷工作,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医患关系糟糕,近几年医学院报考人数连年下降,转行的学生越来越多。如果现状得不到改变,再延长培训时间,可能就更没人愿意当医生了。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这项制度的出发点非常好,是国际上培养合格医生通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基层医院培养一大批临床技能熟练的医生,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想法。问题是,时机成熟了吗中国是否像发达国家那样,医生饱和、收入超高、社会地位高苦熬8年后,还有多少人愿意到乡镇医院去工作基层医生的缺口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大。这些都是需要政府部门认真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也在认真研究解决问题之策。比如:目前已经开展的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计划和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卫生院;还有即将要实施的基层全科医师特岗计划和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等多项举措,都是解决基层医生的缺口有效措施。新设置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今后基层人才引留方面也做了制度安排,如住院医师规范化合格者到基层工作,可以优先聘用,可以提前晋升职称等。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