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7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记者 秦紫霞 陈静 实习生 崔丽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小升初”新政的出发点在于减轻孩子负担。 记者陈静 摄

 

  新闻背景

  3月31日,备受广大学生和家长们关注的2014年市区民办初中招生方案正式出台。方案规定,民办初中市区招生将取消考试招生,采取“报名+面谈+摇号(电脑随机选择)”的方式招生,“面谈”和“摇号”分别按75%和25%的比例录取;市区外招生全部通过“面谈”录取。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将由教育行政部门按学区服务范围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向公办初中直接分配入学。作为首次民办初中招生改革,方案一出,便引起了许多应届学生家长们的纷纷讨论,“小升初”再次成为了市民们热议的话题。

  □记者 秦紫霞 陈静 实习生 崔丽娟

  赞同:多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

  “不设门槛,不用考试,其实是一次机会,我们准备去试一试。”在象山区某小学就读6年级的学生家长王先生对于刚颁布的方案很是赞同。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不想因为升学给孩子带来压力,也从来没给孩子报过任何培训班。但这次民办初中招生取消考试的消息,让他动了报名读民办初中的心思。

  根据《方案》规定,今年我市各民办初中招生将取消招生考试。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不得以是否参加各类培训班(“占坑班”)和“奥赛”等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学生和家长违规收取报名、资料及面谈等费用。此外,凡2014年应届小学毕业生均可报名,不设门槛。学生可根据情况选择1至3所民办初中报名,但不得超过3所。如发现报名学校超过或弄虚作假,将视为报名作废,不能参加民办初中的录取。

  也就是说,王先生的儿子可以选择最多三所民办初中报名,一旦进入面试后并未录取,还有一次摇号录取的机会。“这对于全面发展的孩子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可以通过展示6年来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说不定能让老师们相中呢。”王先生说。

  在记者采访中发现,民办初中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仍然是家长和学生们报名就读的关键。取消招生考试,也得到了部分家长和孩子们的赞扬,更增加了更多的学生、家长们报名意愿。铁西小学读六年级的小李同学告诉记者,他今年想报考奎光学校,也正在积极做着准备,每天早上他会早起听英语课文,安排空闲时间背诵2首古诗,做些数学练习册,晚上还会加强一下英语阅读理解练习和阅读古文。小李说,虽然没有上补习班,但他过得非常充实。“我认为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面试的时候就一定可以发挥得好的。”小李说。

  忧虑:摇号,靠的是运气还是实力

  “我觉得摇号对成绩好的学生不公平。改为摇号了,那我们一旦没被选上该怎么办”面对新出台的“小升初”政策,不少家长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家住文明社区叶女士的女儿今年在秀峰区某小学上6年级。为了给孩子上一个好的初中,全家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宝贤中学和奎光学校这三所中的一所。再辛苦,花再多的钱,我们也要将孩子送去学习。”叶女士说。

  一听到摇号的消息,叶女士有些傻了眼。为此全家还开了几次家庭会,叶女士认为,摇号占用了民办初中招生名额,使得可竞争的名额更加少,只会加剧学生的竞争。“首先面试肯定有主观性,摇号有偶然性,怎么样保证公平”

  记者查阅了《方案》规定发现,“摇号”工作将由市教育局组织第三方摇号软件开发单位和民办初中全程参加,对象是入围“面谈”但未被录取的学生。“摇号”顺序由相关民办初中抽签决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一名学生同时参加2至3所民办初中“摇号”录取的,以先摇中的学校为准,其资格在之后的其他学校“摇号”名单中自动删除。

  《方案》中,为了确保摇号过程的公正性,市教育局将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行风评议员、家长和学生代表、新闻媒体等进行全程监督,当场公布摇号结果,整个过程和结果由市公证处公证。

  “摇号就像中彩票一样”,马女士的儿子今年准备上初一,谈到孩子要参加面试,市民马女士颇为担心,“去年就听说要摇号,就怕手气不好。今年实行面试加摇号,这样会筛选一些人,参与摇号的人会相对少一些,但不懂面试里面有没有水分哦。”

  马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是考试还能有大概的题目,现在改面试,她开始有另一种担心:自己性格内向的儿子能不能在面试时正常发挥,表达自如。“我们几个家长正商量着给孩子报个演讲之类的班,练练胆量。”

  在采访中,许多家长表示,取消了考试,也就取消了直观考察学生能力的标准,如何在面试中证明孩子的实力也成了他们苦苦思索的问题。为了让孩子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如何加强孩子体育、艺术、科技等特长,取得相关证书,一时间成为了家长们的热议话题。

  疑惑:取消考试后,面试内容包括啥

  “怎么在所有报名的学生筛选有资格参加面试的学生标准是什么学校面试时的题目大概会偏向什么每个学校题目不一样还是会规定范围获奖证书还需要带吗要不要进行英语口语……”一提到小升初招生改革,崇善小学6年级的学生家长李先生的问题就如同连珠炮一般。

  像李先生一样,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面试题目、类型以及录取标准如何,一些比赛的证书在面试能不能加分成为所有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先前公布的一些报道中,记者发现,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与需要进行初步筛选,确定相当于招生计划数1.8倍左右的学生进行面谈,但不得组织考试或以培训为初选依据。确定面试学生时,学校可参考《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小学综合能力检测等进行筛选。各校必须将面谈名单报市教育局备案,并在本校校园网公布,最终录取学生必须从中产生。

  随后记者也采访了不少民办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对于“小升初”这个相当敏感的话题,各学校也显得很谨慎。

  “因为这样的方式是第一年实施,在细则没有出来之前,面试的题目我们也没有定。但原则上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量,成绩、特长或是体育都有可能在考察范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

  应对:不少孩子加入考证大军

  从去年得知取消小升初民办学校择校考试后,糖糖妈开始关注各种比赛考试,奥数、英语、作文等,凡是糖糖有可能参与并有优势的比赛项目,她都帮女儿报了名。甚至连计算机、机器人等这些女儿从未涉及的技能型比赛,从今年寒假开始,糖糖妈都让女儿进行了尝试,就是为了让女儿多拿证,为进入名校铺平道路。

  和糖糖一样加入考证大军的还有五年级的小旭。当小旭妈得知儿子在科技比赛中获奖后,长舒了一口气。小旭妈一直认为只要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文化课成绩过硬,参加小升初择校就没有问题。尽管取消了考试,但她还是认为,学校选择优秀学生就得看文化课成绩。可看到补习学校里几百名小升初的孩子有一大半都报了各种竞赛班,去年得知小升初招生要改革的消息后,小旭妈最终给小旭报名参加了至少3种比赛。

  因为不知道民办校具体招生方式,让不少本就忙碌的孩子们不得不又抓住考证这棵救命稻草。“不懂最后有没有用,反正有总比没有好吧。”小旭妈妈无奈地说。

  期待:更多细则透明化 进一步保证公正公平

  在采访中,大多数家长们表示,希望进一步出台相关细则,让小升初的方案更加透明化、清晰化。“我认为,各个民办初中学校应该公开面试类型,并根据各自特色,在面谈中真正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评价更多元化,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改革中真正受益。”学生家长薛女士告诉记者。

  “新方案出发点是好的,对于打破原有的恶性竞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提醒的是,新方案在进一步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进行解释和修正,多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某民办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也正在收集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些反馈和问题。”记者从教育局了解到,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民办初中等各方的意见进行具体的解答。我们期待着,今年的新政能缓解“小升初”的顽疾。

  “小升初”新政的出台,能否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更多的欢乐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