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福建省长乐市一送葬队伍走在村道上。这支送葬队伍长达2公里多,据村民介绍,这场丧事花费至少上百万元(4月5日摄)。新华社发

  ■聚焦倡行节俭

  办一场丧事少则二三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送葬队伍短的几百米,长的几公里;讲排场搭拱门,你搭20个,我就搭50个,最多的一家搭了200个……

  在东南沿海部分富裕的农村,婚丧嫁娶、民俗节庆的铺张浪费令人瞠目,一个村大操大办,光吃喝一年就能吃掉几百万元,一个镇能吃掉近亿元。“斗富之风”不仅造成浪费,更败坏了社会风气,“倡俭治奢”已是当前富裕农村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1 令人瞠目的奢华丧葬

  清明期间,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丧事大操大办现象屡禁不止,不仅一些富裕家庭丧事操办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连一些农村贫困家庭,也撑着面子借钱要把丧事办得“风光”。记者在福建省长乐市首占镇洋村见到,一支绵延一公里的送葬队伍,尽管没有礼乐队场面,但6个青壮年抬着红色的花车打头阵,家属披麻戴孝,情景颇为壮观。

  与讲排场的葬礼相应,富裕农村修建豪华墓地之风也是屡禁不止。记者在福建省长乐市南阳山脚下看到一处新建成、还盖着保护网的豪华墓地。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墓占地约3亩,修建时间长达两年之久,耗资400多万元,近一人高的配对石狮、精美的墓前石雕、高达10米的配对雕花石柱十分醒目。

  2 “一桌酒席上万元,最可气的是东西通常吃都没吃就整桌倒掉!”

  福建泉州一家高级会所的主厨黄楚伟曾是一名专办村宴的大厨,他给记者报了一张普通的村宴菜单:燕窝、鱼翅、鲍鱼、龙虾、肉蟹、东星斑、外加佛跳墙、虫草炖老鸭。“这是‘基本配置’,一桌宴席不算酒水大约要四五千元,上万元的也有,流水席办个一两百桌、连摆三天也是寻常。”

  泉州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村委会主任吴金程说,按照闽南风俗,宴席一般晚上八九点才开席,所以大家都是在家吃过饭才赴宴。“一桌酒席上万元也就算了,最可气的是这些东西通常吃都没吃就整桌倒掉了!”

  晋江英林镇东埔村村委会主任吴文楚说,他们当地平均家庭年收入也就10万元,但按习俗,闽南人从出生到16岁就至少要办5次大宴席。红事、白事更要办得“浩浩荡荡”,一场花费20万元是“起步”,50万元也“正常”。

  “时节”是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以南一带农村沿袭的民间习俗,每逢“时节”,家家户户办宴,当地有些企业甚至被迫停工停产过“时节”。

  3 不富裕的“跟风”:“宁穷一年,不穷一天”

  记者走访发现,在斗富风气下,一些不富裕的民众也开始“跟风”攀比。

  一比“排场”。摆“阵头”,你请10个,我就请20个,锣鼓旗乐绵延几公里长;包剧团,你唱三天戏,我就唱五天;搭拱门,你搭20个,我就搭50个,最多的一家搭了200个拱门。

  二比“宾客”。一些农村办宴席讲究客人越多越荣耀,不仅广邀亲朋好友,还邀请乡镇干部。酒席一开,谁家里的领导多,谁家门口的车子多,谁就有面子,一些地方邀请宾客甚至到了“抢人吃饭”的地步。

  三比“阔气”。福建的长乐、莆田等地近两年兴起了婚宴摆阔的“升级版”——“压桌菜”。一个长乐人家的婚礼,端上桌的最后一道菜竟是一叠百元大钞,作为给赴宴宾客的“压桌菜”,少则每人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以示主人家豪爽阔气。

  “受攀比之苦的是经济条件一般的村民。”吴金程说,普通收入的农民仍占大多数,但受这种风气影响,很多人“宁穷一年,不穷一天”,宁愿东挪西凑去借钱也要摆排场。

  4 “斗富风不刹住,把根丢了、魂丢了,这才是最危险的”

  针对愈演愈烈的农村斗富之风,福建晋江、浙江桐庐等地的相关政府部门开始花大力气着手“治奢”。晋江全市180个村和社区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对婚丧喜庆等一律新办简办。

  去年,福建晋江市磁灶镇25个村共从婚丧节庆中节约了9000多万元,其中4000多万元捐给了当地学校和村一级养老机构。磁灶镇东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独谋告诉记者,去年“治奢”,仅东山村就节省了500多万元。“不算账不知道,一个村光吃喝就能吃掉几百万元,一个镇能吃掉近一亿元,生活再富裕也扛不住这样糟蹋。”

  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认为,民间戒奢仅靠制度约束还不够,更需要在全社会传递“以俭为荣、以奢为耻”的价值理念。晋江市委文明办主任谢春雷说:“我们当初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艰苦创业的精神传统。如果斗富风不刹住,把根丢了、魂丢了,这才是最危险的。”

  (据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