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药去哪儿了 (资料图片)
近日,家住长沙城南的张女士脸上皮肤过敏,到楼下药房买维E。一问价格,每盒120元。“这是进口药,效果很好!也有国产的,60多元一盒,不过效果没有这么好。”药剂师说。
张女士跑了韶山路上好几个药房,都没有找到基本药物目录中不到10元一盒的维E。
像这种低价药“失踪”的现象并不鲜见。记者在湖南、安徽等地调查发现,一些用于急救或治疗感冒、老年病、结石和风湿等疾病的低价基本药物经常一药难求。
低价基本药物难买,替代药贵出十几倍
合肥市一家三甲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称,低价基本药物缺失或经常断货的现象在医院里确实存在。例如耳鼻喉科常用药阿托品,每片几分钱,临床使用时就经常遇到断货缺货。
据了解,作为治疗甲亢的主要基本药物之一,国产甲巯咪唑片因价格较低成为甲亢患者的首选,但从2012年底起,国产甲巯咪唑片在全国范围内断货,不少患者被迫购买进口药替代,价格是国产药的十几倍。
北大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张晓乐说,一些替代药物在疗效、给药途径、改善人体耐受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价格一般比较高,有些未纳入医保目录,对低收入患者来说经济负担较大;但也有替代药只是穿上了“新衣服”,比如片剂改成了胶囊剂,或者是片剂改成不同规格的分散片,疗效没变但价格高了。
价格过低,生产企业无动力,医院不愿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钱招昕副教授认为,市面上部分低价基本药物的“消失”,主要是因为药品价格低廉,药企无利润空间所致。
湖南一位药企人士坦言,公司中标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11个品种,但放弃了6个。药品价格太低,如果按标准生产连成本都收不回,如板蓝根、阿司匹林肠溶片、蛇胆川贝液等,中标价格比生产成本还低。
张晓乐认为,低价药主要是国产老药,其“消失”原因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临床应用上不如新药而被淘汰,二是生存空间受到医院药品加成制度的挤压。药品在中标价的基础上,顺价加成10%—15%,药价越高,医院获得的收入就越高。在医药分开不到位的情况下,一些医院和医生更愿意开高价药。
鼓励生产好用价廉药,可组织定点生产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周伯庭认为,要保障低价基本药物的充足供应,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临床紧缺、脱销药品开展研究和评估,摸清需求,商定生产企业名单。对利润较低但确有需求的药品,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如由物价部门在药品定价方面出台支持措施、酌情调价,对生产企业适当减免税收等,不要让市场“淘汰”疗效好的低价药物。
据了解,为解决甲巯咪唑片供应短缺问题,近日国家已将甲巯咪唑片列入第一批定点生产试点品种,实行定点生产定向配送。业内人士认为,这不失为保障“好用价廉药”生产供应的好方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壮族三月三”清明假期医院门诊有安排
据规定,2014年4月2日-3日为“壮族三月三”假期,4月5日-7日为清明节假期。“壮族三月三”及清明节放假期间,不小心生病了怎么办?3月26日,记者了解到南宁部分医院的假期门诊安排,希望能方便大家就诊。 【详细】
广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打破“以药补药”惠及广大百姓
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广西启动了两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近三年来,全区119家试点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取得了“群众负担在降低、医院收入有增长、医保基金可承受、社会稳定有保障”的改革成效。 【详细】
南昌一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引热议 南宁医院会取消吗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或经历:想要感冒发烧好得快,到医院打点滴最快。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利于人体健康。为遏制抗菌药物过度医疗,引导市民树立合理用药观念,近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取消了门诊输液,这一行为立该引起了大家热议。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生病了 【详细】
过半数县公立医院实现药品“零差率”
1月16日,自治区医改办和自治区卫生厅共同召开全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暨推进村卫生室工作电视电话会。 【详细】
广西5家综合医院与28家县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
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医学中心正式启用。当天下午,医科大一附院专家运用远程网络会诊系统为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一名病人进行了远程会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