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0日 来源:南国早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教育部考试招生改革方案明年上半年公布

  ●高考录取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

  ●小升初建立对口直升机制,发展九年一贯制办学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告诉记者,教育部已经制定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总体目标: 招考分离 多次选择

  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主要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高考改革:

  统一高考 不考外语

  刘利民说,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不偏科,全面发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志向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能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我们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也为高考科目、内容改革提供了空间,今后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招生改革:

  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

  招生录取制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相衔接,将重点改革两方面:一是普通高校(本科)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使高校招生录取更加适应各类人才选拔培养规律,更加适合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避免与普通教育作简单类比和层次区分,同时使一部分学生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根据这些改革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改革,将有利于扭转“考什么学什么”、分分计较等应试教育倾向,促进各类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保障公平:

  各类人群 都有机会

  促进教育公平是重要的价值取向,必须努力建立一个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的新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入学机会公平的保障机制。具体措施包括:改革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国家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地区采取支持性政策,扩大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对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采取倾斜性政策,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完善配套政策;建立起招生机会公平的动态监测和调节机制。二是严格考试招生管理,完善考试诚信、安全的管理制度。清理并严格规范各类加分政策。建立个人、学校考试评价诚信档案体系,加大对诚信失范行为的处罚力度。三是全面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加强高校招生自律,严肃招生纪律,加强责任追究,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各省(区、市)最迟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据新华社电

  七大改革举措

  此轮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七个方面:

  1 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9年一贯制办学等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

  2 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3 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 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5 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 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

  7 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观点碰撞

  教育部已经制定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其中针对高考改革,将推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今后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17版)

  叫好

  刘鹏(新疆):在世界一体化的发展现实中,掌握外语显然已经成了人们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一个选择。换言之,就算不督促、不考试,该学的外语人们自然就会去学。如果以一场考试来测定一个人的外语学习水平与掌握程度,明显不合理也没有必要。外语探索一年多考,以后将会是语文、数学不再统一高考等等,有利于形成对学生学业水平综合化测试的体系,最终实现不再“一考定终身”的教育改革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张枫逸(河南):有观点担心,一年多考会使得考生多次备考,反而增加负担,这其实是多虑了。即使要换算,从“一年一考”到“一年多考”,对于高考压力是一种分散。同时,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参加每一次考试,学生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在学习中加以改进,这远比考试成绩本身更有意义。

  担忧

  张立美(山东):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对于高考招生是否采取多元录取机制并不太在乎,他们最重视的是高考招生本身的公平性。而按照目前各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不少地方存在走过场情况,甚至作弊成风,如果将此类水分严重的考试成绩作为高考招生的参考标准,有关系、有后台的考生更容易顺利升入理想大学。因此,只有在保障了高考招生的公平性之后,才能按部就班地推行多元录取机制。

  孟木二梓(江苏):如果英语高考要进行社会化的改革,可能将巨大的英语培训、考试“蛋糕”拱手相送,救活了原本要“死翘翘”的英语培训机构,不仅没有切断应试教育体制和社会培训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链条,反而将其合法化、公开化,为学校、教师参与社会办学,在学生头上赚取不义之财大开方便之门。

  王传涛(山东):考试时间上的改变不见得能为英语学习减负。只有改变英语评价方式,如降低高考中的外语分值等才有效。公众更担心的是,退出统一高考的外语考试会不会变成高中阶段的“四六级考试”因为当下许多大学仍然过分强调英语四六级的重要性,职称学历还与外语挂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