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许莎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关注考研之 不限年龄

  眼下正值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名阶段。报考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规定被取消,是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定的一大亮点。教育专家表示,考研取消年龄限制,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但不会出现大规模大龄考生。对于三四十岁的人来说,考研之路确实很艰辛,面临更大的压力,但学习目的更明确

  1

  调查

  取消年龄限制,难现大龄考研潮

  据了解,往年按照经费来源,研究生招生分为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三类,只针对国家计划内招生报考者提出年龄要求,后两类并没有年龄限制。从2014年开始,不再有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的区别,仅按照就业办法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类型,因此年龄限制也就自然取消了。

  年过四十,考研还有没有动力取消年龄限制,会不会出现大龄研究生潮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黄女士今年41岁,1995年广西大学毕业。近日,记者说明调查意图后,她在大学班级QQ群里发帖询问,结果没有一位同学表示愿意再上考场。黄女士学中文专业,大学同学中有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公务员等,还有的进了企业。“大学同学中,做大学老师的同学早已读研,做公务员的同学通过委培也拿到了硕士学位,其他没有读研的同学即使想拿学历,也不会选择这条费力的道路”。“如果读研,很可能带我的导师就是我本科时的大学同学,这太滑稽了”,黄女士觉得如果这样,面子上肯定挂不住。

  记者询问了广西多所高校招生处了解到,从往年学生年龄结构看,大学的研究生年龄多为25周岁以下,大概占六七成,30周岁以上不到一成,40周岁以上更是凤毛麟角。广西一高校研究生部王欣老师说:“高考早已放开年龄限制,考研当然要跟上。现在提倡终生学习,40岁不算年长。”她认为,此次考研年龄限制的放宽,给更多愿意深造的人带来利好。“不过,年过四十的人基本处于事业稳定期,估计不会出现大规模报考”。

  2

  特点

  经过社会历练,目的性更强

  王欣表示:“考研放开年龄限制后,我接到一些毕业多年的老生来电咨询,多与考研有关,有的在工作上受挫,有的怀念大学读书氛围,有的希望拿到高学历争取晋升的平台。与大学校内的考研生相比,大龄考生改变现状的期望强烈,他们目的性很强,认为拿到硕士文凭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升职晋级等等。”而在大龄考研人群中,报考专业硕士如MBA、MPA的人数占大部分,只有少数报考学术型硕士。

  “大龄考研人群中混文凭的是少数,他们大都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方向。”南宁某培训机构考研顾问林庚认为,大龄考生经历了社会的历练,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考研目的主要有三:

  职场疲惫忙充电

  张丽娟现在是广西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研二学生。谈到考研的初衷时,今年34岁的张丽娟说,当时在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有9年时间了,做到了部门主管的岗位。但工作这么多年,人感觉很疲惫,想彻底放松一下身心,而且做人力资源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她和家人说了想法后,得到了支持。于是她下定决心考研。她说:“复习时不会辞去工作,考上了就上,考不上就继续工作,所以心态比较放松。当时我还有一个考虑,自己岁数也不小了,可以在读书时要个宝宝,读书时带孩子总比工作时带孩子要容易。”

  拿学历评职称

  熊坤年近四十,去年考研没考上,目前正在备战第三次考研。他是南宁一家医院的主治医师,去年年初,单位领导透露,依照他的资历今年有机会评副主任医师职称,但晋升必须要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只有专升本学历的他,欣喜之余不禁为学历发愁。

  “按照规定,我必须要有医院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历。我想来想去,只有走考研这条路了。而且最好今年就能考上,否则还要再熬几年。”想到考研,熊坤也头疼:一来岁数不算小了,学习吃力;二来儿子只有5岁,妻子工作也比较忙,复习考研无疑会加重妻子的负担。最头疼的是,自己英语底子差,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来备考,难度很大。

  考研改变命运

  现年四十出头的黄先生,从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一跃成为研究员,35岁的考研经历成为他成功的跳板。回忆起那段经历,他感慨地说:“当时就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跟家人说出考研想法时,全家人都觉得我是一时头脑发热,没理会。当他们看到我每天晚上埋头苦读时,才发觉我不是说说而已,就开始反对。最终见我雷打不动的学习劲头,妻子选择默默支持,家里孩子、老人的生活都由她打理。”

  踏上考研这条路,一考就是4年,“全靠毅力。”他说,最终考取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拿着研究生文凭,黄先生回到南宁,实现了最初的梦想,他觉得那4年的考验历练值得。

  3

  阻碍

  除了英语关,

  生活压力更大

  对于三四十岁的人来说,实践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专业课考试难度不大,最难的就是英语。上文提到的黄先生一共考了4次,前3次考研都因为英语没上线而落榜。“毕竟毕业这么多年了,英语都忘得差不多了,第一次考研的时候英语只考了18分,纯属瞎蒙。”他说,英语是他考研的最大障碍,为此他恶补了几年,背单词、看语法、写作文,到书店买英语书籍,仅看过的英语文章就不下2000篇。第4次考研,英语终于过关。

  除了考研本身的难度外,拖家带口的生活压力也不小,尤其是“妈妈考研团”。李女士今年已是第3次考研,说起考研经历,她颇有感触:“第一次参加考研,报名时宝宝在我的肚子里;第二次报名的时候,宝宝3个月大;这次我又来报名,宝宝已经16个月了。”

  “因为孩子小,除了上班就是在家照顾小孩,几乎找不出空闲时间看书。前两次考研失利,主要也是复习时间太不充裕。”说起这次参加“三战”,李女士说:“我现在每天晚上在孩子睡着后抓紧时间看书到凌晨,早上6时就起床背政治、读英语。有时,我还一边炒菜一边自问自答看过的知识点。”问及为何如此执着考研,李女士说,她一直梦想成为英语教师,但因为现有学历的局限,至今未能实现愿望。

  一位在企业管理层任职的陈先生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是从基层做起来的,文化程度不高一直是他升迁中的硬伤。今年45岁的他表示不会考虑考研,“首先,我干到这个位置已经非常不容易,不想因为上学缺席而失去它。虽然升迁不快,但毕竟有希望,如果为了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失去这些,得不偿失。”

  陈先生的观点得到大部分受访人士的认同,他们普遍认为,这个年龄如果没有单位的支持,就不可能义无反顾地去考研。

  不少受访者表示,目前最有可能考研的人士是那些有钱有闲又要圆梦的人,但他们面临的还有考研的激烈竞争,离开校园这么多年,学习能力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4

  建议

  最好能以半脱产形式学习

  “年近40岁的人选择读研,我的建议是考虑时要更加现实,更加讲究平衡。”资深职业规划师邱志刚表示,从职业生涯发展来讲,一个人到45岁大概就到了职业发展的顶峰了,而30多岁正接近职业发展向上冲的阶段,如果这时候选择离职读研,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可能会是一种伤害。所以一定要看清读研是必需品还是补充品。如果是必需品,像体制内的单位要求学历,那就要考虑读研;如果只是补充品,那可以考虑其他方式,比如在职读研。

  此外,对于30多岁的在职人员选择脱产读研,离开岗位、行业两三年,没有了实践操作,会使自己与现实有一些脱节。而有了更高的学历,他们又会期望更高的薪酬待遇,但企业可能并不会为此买账。这些都给他们的再就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广西某上市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招聘和薪资考核的方经理直言不讳:“我不太建议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走脱产读研这条路,除非要求必须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或为了其他功利目的。最好能通过半脱产的形式来进行学习,这样就能保证有工作的经验和阅历,在学习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 相关链接 ]

  考研四大时间节点

  1

  正式报名: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

  2

  现场确认:11月10日~14日;

  3

  准考证下载: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4

  初试时间:2014年1月4日~1月5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6日进行)。

  韦春艳/综合制表

  2014年考研五大变化

  ①报考不再受年龄限制;

  ②全日制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但每年最少可领6000元补助;

  ③硕士生录取类别简化;

  ④报名时必须对考生学历进行网上校验;

  ⑤复试名单、复试成绩、录取名单等要统一公示。

  据《中国教育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