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郭燕群 贾经纬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邓晨/综合制图

 

  高端养老之观点

  社会资本对广西高端养老产业的投资热情逐渐升温,不久后,多个高端养老项目将建成营业。为何一些企业花巨资砸向高端养老产业堪称星级的居住条件和服务水平离大众有多远我区集中开建的高端养老项目将如何实现养老服务和资本回笼的统一高端养老产业又该怎样在目前的养老体系中良性发展10月11日、12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投资方:

  高端养老有广阔市场

  高端养老模式进入广西“试水”,投资方看中的是将来有需求、有市场。正在建设的高端养老项目,也都打出提供几千甚至上万床位的口号。这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疑惑,仅仅南宁市周围,就有这么多高端床位,将来的入住率能达到预期吗

  几个高端养老项目投资方人士告诉记者,在投资前,他们到国内其他地方考察过,有的投资方在区外也开展过类似项目,有一定经验可循。一家高端养老项目投资方相关负责人吴辉对项目很有信心,他认为,国内不少老人喜欢去海南养老,但实际上海南湿气重,养老条件是不如广西的,如果能够广为宣传,相信能够吸引国内各地老人前来养老。

  而一家高端养老项目投资方负责人罗力平则认为,他们正在建的养老社区具有一定优势。例如,社区能够为客户合理规划财务,客户通过寿险理财等形式使资产增值,为自己的养老提供充足保障。

  广西老年基金会副秘书长谢惠波分析,高端养老市场面向的是生活自理方便,追求高层次享受的老人群体,目前南宁市各类养老院多数都是低端水平,做高端养老有广阔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涉足养老服务行业,资金回报是个关键问题。据悉,各项目都拟采取收取押金或出售房屋使用权的方式收回成本,再通过收回的钱投入到各类养老服务中,入住老人选择各类养老服务时也需要付相应的费用。

  业内人士:

  中档水平养老更符合需求

  相对投资方的信心满满,养老服务的业内人士却持多种观点。

  南宁几家养老院的出资人覃越筠不看好高端养老。她认为,高端养老机构在深广沪等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在广西市场需求不会很大。她举例说,她在南宁市望州路就经营着一家相对高档的养老院,根据提供服务的不同,每个月收费2500~4000元左右,软硬条件都很好,但还是收不满人,客户都嫌贵。她说,入住高端养老机构的,除非有公家账户报销,如果用个人账户支付,相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受。

  在广西一家上规模的民营养老机构负责人看来,高端养老在广西有市场,但“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估计仅需一家规模适度的高端养机构,就能满足广西范围内的养老需求。

  记者采访一些四五十岁的市民,多数表示将来应该不会选择高端养老机构养老,除了受“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影响,最主要原因是承担不起高额的养老收费。广西一名副厅级公务员说,高端养老机构收数万到数十万元不等的押金(入会费),平时居住还需另外交钱,虽然他未来退休金还算可观,但花这么多钱给养老机构还是觉得不值。

  刘先生是一家企业的部门经理,自从有了孩子后,他和妻子只能在节假日轮流到各自父母家吃顿饭,能陪伴父母的时间非常少。他说,父母幸苦了一辈子,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他愿意送父母到高端养老机构养老,让父母过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但必须要方便自己前往探望,收费也不能太离谱。

  南宁一家民营养老机构负责人认为,其实,中档、中高档的养老机构比较符合目前多数家庭状况小康老人的需求,一般家庭可承担的价位应为每月三四千元左右。从现实情况来看,区内如广西社会福利院、广西重阳城老年公寓这些中档、中高档的养老机构都是一床难求。但目前投资中高档养老市场不但需要大量资金,且回报慢,很少有人做,大多数干脆直接投入高端,糅进“地产开发”等模式,高产出高回报。这位负责人说:“如果把价格定得太高,将来的经营恐怕难以为继。”

  潜在客户:

  担心预付费模式有风险

  南宁市民苏先生是区内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管,虽然才38岁,但近年来,他已经开始提前思考自己的养老规划,并已关注高端养老的模式。

  苏先生曾咨询过南宁一家保险企业投资管理的高端养老社区项目,该项目入门收费一年要20万元,共交10年,就可以获得退休后入住该社区的居住权。吸引他的是,该项目在全国不少城市都有连锁,“今后如果孩子在哪个城市工作,我们可以去那个城市跟他居住”。但令苏先生担忧的是,由于要先交钱,万一企业以后倒闭,他的这笔养老钱怎么收回来。他说,如果要选择这种“预付费”式的高端养老模式,必须得擦亮眼睛,了解清楚投资方的实力和影响力,以及是否有良性的投资循环渠道等等。

  一家大型民营养老院负责人分析说,民办高端养老机构因为建设周期长,必须承受资金回笼慢的压力,投资者可能采取一些预售、股份或会员等模式来快速回笼资金,但这些最终要与入住挂钩,“即使项目建成了,入住率低,在一定时间之内容易发生资金问题”。

  “投资就有风险,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考虑过。”吴辉介绍,项目出售一些养老公寓的产权、使用权,就是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再利用这些资金投入到为老人开展其他服务项目上,老人选择其他服务项目,也需要付出相应费用。

  对于资金回笼问题,罗力平并不担忧。他称,保险公司的现金流比较充裕,可以持续不断地以寿险和养老相结合的方式,让老人既享受项目带来的高端服务,又体验到寿险带来的安全保障。

  专家:

  高标准也需科学规划

  有媒体报道,京沪等地起步较早的高端养老产业已呈现出盲目投资的不良后果,恶性竞争、人才紧缺以及不能很快盈利导致的洗牌等现象已屡见不鲜。在武汉、北京等大城市,高端养老跟房地产挂钩,老人花几十万买套精装修房,24小时有专业陪护和医生,生了病随叫随到。不过,由于居住成本过高,出现了一些业主不买账要退房的情形。

  虽然我区在建的高端养老项目迎合了“养生享受”的养老需求,不过也有公众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记者了解到,我区即将出现的几个高端养老项目占地面积确实大,少则几百亩,多则几千甚至近万亩。一名养老服务行业人士就认为,养老项目动辄几百上千亩的面积,会不会初期打着养老的名义,到中后期就做房地产开发了该业内人士直言,如果投资方打着建设养老机构的旗号获得政府的土地等政策支持,却只象征性地建一点老年设施,那就不算老年产业,而是变了味的商品房项目。

  对各大高端养老项目都打出“床位牌”,民政部门实际上也有些担心,做高端养老,需要按比例配备工作人员,如果真有上万老年人入住,工作人员数量也不小。自治区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发展养老机构不鼓励做过多床位,一旦管理跟不上来,对老人的养老质量会产生影响。”

  广西民族大学社会学系教师郭云涛认为,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更像是在做道德事业,高端养老机构在赢利的同时,还要做到货真价实,带着一颗公益心,以老年人的幸福为宗旨,要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可达认为,高端养老未来发展如何,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但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做引导,加大对民间资本的扶持和鼓励。对于高端养老的开发投资者,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其良性发展,例如针对高端养老的规划设计制订相关规范,构建养老第三方综合评估体系等。

  对此,养老机构的主管部门——自治区民政厅相关人士表示,按照相关管理办法,民政部门将通过书面检查或实地查验等方式对养老机构进行督查。同时,民政部门会建立养老机构评估制度,定期对养老机构的人员、设施、服务、管理、信誉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此外,民政部门会建立对养老机构管理的举报和投诉制度,接到举报、投诉后,将及时核实、处理。

  投资企业:高端养老钱景广阔

  市 民:收费太贵不会选择

  运营模式:收取押金回笼成本

  潜在客户:预付费模式有风险

  项目规模:能够提供上万床位

  民政部门:关键是服务要跟上

  现实状况:养老产业变商品房

  专 家:政府加强规划引导

  [ 相关链接 ]

  现行国内有哪些高端养老模式

  【消费养老】

  上海市“爱心公寓”养老社区

  根据上海家帝豪商务有限公司提出的“消费养老”模式创办,即消费者在自主消费过程中,通过特约加盟商家积分返利,在保险公司设立专用个人消费养老账户,积沙成山,为明天积攒养老金。年轻人通过加入“消费养老”计划,到达退休年龄后可以优先入住“爱心公寓”,享受真正社区化的养老生活。

  【养老地产模式】

  北京太阳城

  30%的面积用于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约9万平米。70%的面积进行养老地产开发,其中养老公寓用于出租,养老住宅和养老别墅按商品房销售,全部采用无障碍设计,三层楼都有医护式电梯,适合居家养老。2003年养老住宅和别墅的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4000多元,2013年飙升到每平方米近2万元。

  【养老社区】

  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

  据今年9月的新闻报道,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内将建设国内首家跨代型高端养生养老社区,该项目占地约242亩。该社区将借鉴美国成熟的养老社区运营经验,聘请世界知名的养老社区运营管理团队,打造一个集养老、养生、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老年大学、酒店以及各种精神文化生活于一体的高端养老社区,倡导一种健康、活力的老年生活方式。本报综合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