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仅27岁,却不幸早逝。
她爱子情深,却毅然决定捐献爱子的器官。
8月31日,阳朔县杨堤乡浪石村村民杨玉英决定:捐献已经脑死亡的大儿子苏双林的器官!正是这个决定,让江苏、重庆及广州6名患者有了新生的希望。
9月4日,苏双林的遗体已经火化。按照当地习俗,当天是亲戚朋友吊唁的日子。苏双林家中,村民们正在帮忙布置葬礼。54岁的杨玉英坐在厨房前的一张小凳子上,略显疲态的脸上流露出更多的是坚毅。旁边坐着小儿子苏全林:“妈妈和我为哥哥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杨玉英丈夫早年不幸去世,两个儿子由其单独抚养长大。令杨玉英欣慰的是,两个儿子都十分孝顺听话。憨厚老实的大儿子苏双林在家务农,收入微薄;小儿子苏全林多年以来在外务工,今年刚回村,靠在漓江上撑竹筏载客挣钱来补贴家用。考虑到杨玉英家庭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把杨玉英和苏双林两人纳入了低保范畴。
据苏全林回忆,8月26日一大早,哥哥就出门,把牛赶到附近山上放养,直到天黑仍没有回家。于是,他和母亲上山寻找。结果,在山中发现了因跌倒而昏迷的哥哥。8月27日一大早,苏双林被送到县医院。经过抢救,苏双林被确诊为脑死亡。这个晴天霹雳般的噩耗,让杨玉英和苏全林难以接受。
当晚,杨玉英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把儿子苏双林身上能捐的器官都捐了,捐给需要的人!就这样,苏双林的肺脏、肝脏、双肾及一对眼角膜,分别用飞机运送到了江苏、重庆和广州。截至目前,苏双林的肺脏已移植到江苏无锡一个女孩身上。“去年感动中国的阳朔女孩何玥捐献器官的事迹我们也知道。当时,我和母亲的想法都一样,而且,我们吃了国家低保那么多年,也应该为社会作一些贡献。”苏全林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河池扶贫生态移民乐享新生活 率先“有土安置”创新“无土安置”
见到75岁老人韦鸿时,他正在位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三层半的楼房里,与老伴熟练地编织竹藤工艺品。韦鸿告诉记者,2007年,他从石山区拉烈镇力达村七吨屯搬迁到农民进城创业园,之后他的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他和老伴则承接编织工艺品厂的订单,由编织工艺品厂 【详细】
[乐业县]库区移民搬迁10年的富裕和谐新生活
2006年,龙滩水电站下闸蓄水,乐业县雅长乡雅长、尾沟、三寨、雅庭4个行政村685户共4042人迁移成为库区移民。 告别了熟悉的家园和祖祖辈辈沿袭的耕作模式,面对一汪碧水和仅有的贫瘠山坡,生活如何继续? 【详细】
扶绥县新宁镇合作社引领“甜蜜”新生活
“今年种甘蔗不用我劳心劳力,合作社全用机器统一栽种。”对扶绥县新宁镇充禾村茶柳屯村民黄西保来讲,今年的春耕与往年大不相同。 【详细】
良庆区坛良村坛板坡综合示范村:建设新农村 发展新农业 迈向新生活
一年前,这里是良庆区那马镇最贫困的村屯,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一年后,这里“化茧成蝶”,实现华丽变身,要建设成为“南宁最好、广西甚至全国一流”的综合示范村、新农村示范点和现代农业示范点。这里就是坛良村坛板坡,一个总理寄予重托的村庄,一个新崛起的美 【详细】
内蒙古:走向新生活——呼伦贝尔农垦巴彦农场生态移民搬迁纪实
随着巴彦农场八队职工李金华喜迁新居,呼伦贝尔农垦巴彦农场2013年3个生态脆弱区移民搬迁点的104户313人彻底离开了生活多年的生态脆弱地区,开始了他们向往的新生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