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2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王春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广西土鸡价格走势图。 邓晨/制图

 

  7月30日,南国早报记者从在桂林召开的全区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年中工作暨助农增收现场会上获悉:经过4个月的惨淡经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家禽出售均价超过成本价,养殖户走出H7N9禽流感疫情的阴影,开始盈利

  影响:疫情一度让养殖业“很受伤”

  今年4月,国内爆发H7N9禽流感疫情,广西虽然没有出现相关疫情,但家禽养殖业依然遭受重创,活禽交易直线下滑,价格连创新低。以南宁市场为例,温氏鸡4月份平均批发价从13.2~13.6元/公斤跌至8.8元/公斤,最低时4元/公斤,每只鸡亏7~15元。比较高档的品牌土鸡批发价由原先的17~19元/公斤跌至10.2元/公斤,每只鸡亏损约12元。

  为应对严峻形势,各企业纷纷采取一系列自保措施,以减少鸡苗投放量和延长养殖户空栏期来降低损失,维持生产经营。养殖户的排苗期平均每户延长13~15天。企业还通过调整上市日龄、上市体重、饲料营养能量等指标来降低损失。

  桂林广东温氏家禽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H7N9禽流感疫情给公司带来了重创,曾经月亏损2000多万元。但无论如何,他们坚信触底的鸡价必定要反弹,销量会回升。

  养殖企业的咬牙坚持收到了成效。根据7月29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广西家禽价格的风向标——土鸡的售价回到16元/公斤,4个月来首次越过盈亏平衡点,开始盈利。今年上半年,广西禽蛋产量10.83万吨,逆境中同比增长3.45%。

  避险:养殖户背靠公司“躲风雨”

  7月30日上午,在临桂县中庸乡中庸村的义江养殖场内,上万只小鸡正在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鸡舍中嬉戏,它们还可以通过开放式通道,到鸡舍外的露天“操场”上自由觅食散步。不远处的另一处鸡舍内,几百只毛色鲜亮的大鸡慢条斯理地踱着方步,不时啄食地上的青草。

  谈及上半年的那场禽流感风波,老板娘沈金凤显得很庆幸。2011年,她和一家家禽公司合作养鸡,由公司统一提供鸡苗、饲料、药品及管理技术,并进行保价回收,统一销售。在H7N9禽流感疫情最肆虐的那段时间,公司给出的收购价为14元/公斤,每只鸡依然可以挣3元钱。她说:“幸亏是和公司合作,如果我们是单打独斗,估计真要亏死了!”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底H7N9禽流感疫情出现以来,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与自治区财政部门迅速筹措2500万元,对21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进行种禽补贴和贷款贴息,金融部门也加大贷款力度,确保养殖龙头企业坚持按订单保护价收购养殖场户的鸡鸭鹅,尽量减小疫情的冲击。

  建议:

  “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今年,就在长三角地区活禽市场遭受重创之时,广西巨东种养集团有限公司的冻鸡,却源源不断地销往禽流感疫病区,每天销售量达上万只。对此,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梁雨祥提出,广西家禽养殖企业应加快发展加工服务业,延长产业链,建设大中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仓储和物流中心,“东方不亮西方亮”,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对国内养殖业而言,鸡鸭等传统家禽养殖量大,抵抗风险能力较弱。梁雨祥建议,养殖户可转变观念,转而发展牛、羊、鹅、兔等草食动物和特色养殖,竞争压力小,也可拓宽增收渠道。他举例说,这几年,牛肉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市民餐桌上,而肉牛存栏量又严重不足,导致牛肉价格一直水涨船高。针对这个商机,广西涌现出一批规模达数千头的肉牛养殖企业,这些企业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统一购买仔牛,指导农户代为饲养一年成为成牛后,再按照合同价回收,每头牛农户可收入纯利润8000元左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