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6日 来源: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作者:记者 陈蕾/文 宋延康/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一

  

  邕剧团老团长展示邕剧武技——手桥·推

  

  邕剧武戏有真功夫(资料图片)

  

  大靠,邕剧古戏服,又名赵云靠,为大将军穿的服装,制作于1902年

  

  挂在新会书院墙上的邕剧脸谱

  编前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语言、歌曲、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必要规定。

  2013年,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论坛主题已确定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借由非遗公约十周年的契机,本报《探秘广西》栏目将不定期推出“非遗系列”,通过探访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的前世今生,向读者展现广西源远流长的文化魅力。

  精美的扮相、古朴的唱腔、细腻的文戏、粗犷激昂的武戏,铲台、跳椅、手桥等各种武技更是让人叹服。这是南宁独有的地方剧种——邕剧,有“一桌两椅满台戏”之称。从街头卖艺到拥有固定剧场,从辉煌一时到没落沉寂,邕剧经历了百余年风雨沧桑。如今,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南宁市启动了邕剧保护拯救计划。组织邕剧业余演出队,建立邕剧传承培训基地,在南宁市新会书院设立邕剧展示中心……邕剧,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

  邕剧之怀旧篇

  曾经辉煌一时,戏班林立拥有固定剧场

  邕剧源起何时,史料并无记载,其发展成熟期可追溯到嘉庆至道光年间,当时出现了不少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邕剧世家。至同治年间,南宁已出现许多专业戏班,个别班社还曾应邀到云南河口,为黑旗军祝捷演出。

  专业班的出现,使得邕剧艺术得到较快的发展。民国初期,邕剧戏班已十分盛行,最著名的当属由陆荣廷资助组建的军民乐班。陆荣廷年轻时曾流浪南宁、龙州等地,一次因犯事被官兵追捕逃至戏班,得到班主刘玉堂相助,将其藏于装戏服的箱子里。后来陆荣廷当上广西督军,落魄潦倒的刘玉堂登门求见。为谢救命之恩,陆荣廷拨款15000多银元,成立军民乐班,不仅让刘玉堂有了落脚之处,也让军民乐班成为广西头号南宁本地戏班。

  1933年,南宁商界举办活动为红十字会筹款。当时的本地班首次标出“邕剧”,与粤剧、桂剧等同台竞技。1951年元月,南宁市有关部门把街头零散的戏班组织起来,成立邕剧团,同时修建邕剧院(现南宁交易场)作为剧团固定的练功和表演场所。

  从街头卖艺,到拥有固定剧场,看邕剧成为南宁居民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今年68岁的冯杏元是邕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他14岁入团,学习邕剧基本功,17岁正式拜师。在上世纪60年代初,冯杏元经历了邕剧最兴盛的时期。

  当时的邕剧院除周一休息外,每晚都要固定演出一场邕剧,周日还会加演两场。演出之前,剧院会在报纸上刊登当晚演出剧目,以吸引观众。待演出开始时,剧院里的1100个座位几乎场场爆满。

  “那时候一张戏票最贵不过0.4元,最便宜的只需0.15元,剧团每月收入过万。”说起这段辉煌史,冯杏元感慨万千。另一段让他记忆深刻的场景发生在1964年9月30日。

  1964年,国家规定从10月1日起全国禁演古装戏。同年9月30日,禁演令的最后一晚,邕剧团在灵山演出。冯杏元和老艺人拿着古装戏服向群众展示,作为最后的道别,而后将戏服全部封存。

  戏服封了,却封不了演员内心对邕剧的热爱。在沉寂了10多年后,1981年,邕剧老演员蒋细增组建新城区业余邕剧团,邕剧重新出发,只可惜再也不复往日辉煌。

  武戏有真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邕剧之绝技篇

  邕剧的舞美十分简朴,有“一桌两椅满台戏”之称,各种文武排场多达70余种,其文戏表演细腻,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武戏则粗犷激昂,着重以南派武功的翻、腾、跳、铲、滚、挂、绞、甩等武技渲染气氛,尤其是各种绝技让人叹服。究竟这些绝技的背后藏着哪些秘密擅长南派技艺的冯杏元一一揭秘。

  绝技一:

  周瑜“吐血”,出场剧目《三气周瑜》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中一段虚构的故事,为的是渲染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令周瑜被气倒三次。表演这出戏时,演员要在戏台上“吐血”,以表现气愤之情。令人叫绝的是,演员前一秒还自如地唱词,后一秒竟在观众面前口喷“鲜血”,且喷射长度将近2米。

  其实,这些“鲜血”是由中药材苏木熬成的红色汁水。上场前,演员将汁水喝入肚中,待关键时刻,将胃中的汁水反流至喉咙,而后运气将其喷射出去。

  “吐血”虽然很具表演效果,却很伤身体。冯杏元说,为了演这场戏,演员平日要用手指抠喉咙,以习惯反胃的感觉。到表演时,演员一整天都不能吃东西,必须空腹喝下苏木汁,加上表演耗费体力,既考验耐力,又伤身。

  绝技二:

  苏宝同“耍獠牙”,出场剧目《芦花河》

  在传说故事中,苏宝同是西辽大将,势要夺取唐氏江山,苏宝同为孽龙化身。饰演苏宝同的演员第一次亮相戏台时,会先用水袖挡住嘴巴。待鼓点声到达高潮,水袖散开,演员嘴里突然吐出4根长约6.7厘米的獠牙,且獠牙互相碰撞发出令人胆怯的声响。

  随着剧情起伏,演员嘴里的4根獠牙或收或吐,时而牙尖相交,时而两牙相撞,将角色的凶狠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4根獠牙是如何做到收放自如的冯杏元解释说,獠牙由大野猪或老公猪的犬牙制成。为了不让獠牙掉出来,需要将铅灌入獠牙中,将其重量集中在后部。经过训练,演员可将獠牙藏于口腔两侧,依剧情需要利用舌尖和牙齿等部位将獠牙推出做出不同的姿态。

  绝技三:

  “砸烂台”,多出现在收妖、除暴等剧目

  在描写降服妖怪、除暴保平安的剧目里,“砸烂台”可谓压轴表演,以展现人物的勇猛和正气。例如在剧目《收妖》中,戏台中间放置着3张叠加在一起的桌子,高度约2.4米,高台旁还单独放了一张桌子。

  待表演开始,收妖师从地面一路打上高台顶端,随后抱膝前空翻360度,落下时背部不偏不倚砸在一旁的桌子上,将桌子砸得粉碎,寓意降服所有妖怪,天下太平。

  冯杏元记得1962年拜师会时,年过花甲的老师傅刘三便表演了这项绝技。而下乡演出时,有村民为了测试演员功力,搬来杀猪的硬桌,如能将硬桌砸烂,必会引来众人叫好。

  要表演“砸烂台”,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苦练。为了练背,老艺人找来沙子铺在地上,天天往上面摔。经年累月的练习和忍耐,才能换来台上那一刻的掌声。

  邕剧之展望篇

  传承文化瑰宝,启动邕剧保护拯救计划

  时至今日,为了糊口而拼命的“戏子”生涯已成追忆,诸如“吐血”“砸烂台”等伤害性过大的绝技已成了绝唱,但邕剧依然延续着硬桥实马的基本功,如铲台、跳椅、手桥等高难度的武技同样令人叫绝。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民族文化瑰宝,2000年,南宁市启动了邕剧保护拯救计划,挖掘整理出一批邕剧传统剧目及一批新剧目。其中,2004年新编邕剧《开泰新声》荣获第一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并被中国剧协授予全国唯一的“稀有剧种保护奖”。

  2007年,南宁市委、市政府恢复邕剧团建制,并依传统举行了古朴隆重的挂牌仪式和拜师大会,鼓励邕剧老艺人“传、帮、带”。冯杏元积极响应,多次举办邕剧学习班,培养了一批邕剧接班人。

  同时,南宁市还在具有一定邕剧基础并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村屯,建立邕剧业余演出队,并在横县多家学校建立邕剧传承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安排邕剧老师到学校培训指导,开展邕剧人才培养工作。

  2011年2月,邕剧展示中心在南宁市新会书院落成,这也是南宁市第一个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2012年5月,南宁市粤剧团、南宁市邕剧团正式整合改制成为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担起保护和传承粤剧、邕剧的责任。

  在今年初召开的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建议,邕剧应参照国外保护传统戏的经验,对传统剧目剧本、乐谱、相关实物进行征集,同时以新会书院为基地,建设传承机制,并通过复排传统剧目,唤醒大家对邕剧的关心和文化自觉。

  (部分资料参考自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南宁市群众艺术馆主编的《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邕剧简介:

  邕剧是南宁独有的地方剧种,由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与外来的多种戏曲声腔不断融合、发展形成。旧时习惯称为广戏、老戏、本班戏、本地戏、五六腔等,因活动中心在古邕州(南宁的古称)一带,且用邕州官话演唱,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邕剧。2008年,邕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