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响当当地在各地上映。关于演员国籍的争论刚刚消停,对影片票价的非议又起。一家网站专门就该片票价发起了一项民意调查。截至目前,共有5万多人参与投票,其中超过90%的人要求“给全国人民免费”;6%的参与者赞同10元票价;1%的参与者赞同20元票价;满意目前影院票价的不足1%;无所谓的约占1%。(《大河报》9月22日)
掂量一下《建国大业》的吸金能力,内地刚刚上映三天半,票房收入轻松突破1亿元,院线方面“坐3(亿)望4(亿)”的豪言有望成真,甚至有人估计,《建国大业》的票房最终将突破4.5亿元。
高票房有赖于观影人数的规模,当然更有赖于高票价的力挺。事实上,《建国大业》上映后,制作方中影集团对影院最低票价还有严格的控制和要求,毫不含糊,清一色的最高票价。如果是单纯的商业大片,高票房一定会赢来一致的赞许,毕竟票房高低是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建国大业》不同,虽然170多位明星的参演增加了该影片的商业元素,但本质上它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正是“爱国主义”的感召,参演本片的众多明星才“零片酬”加盟,大大缩小了影片的总投资。
现在,3000万元的影片投入早已收回。低成本与高票价,再加上“爱国主义影片”的标志,如此反差开始让人感觉有一些“不舒服”了。既然是爱国主义影片,那么票价为什么不能表现得“爱国”一些?既然是利用爱国热情集结明星免费出演,那为何又必须让国人花高价钱才能观赏这部爱国大片?直奔4.5亿元的高票房,可是普通百姓花高价钱一砖一瓦垒起来的,中影集团以爱国的名义拍这部大片,靠着普通百姓的捧场赢来了超高的票房,如果没有任何回馈社会的表示,算不算真正的爱国?
让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以商业片形态走向市场,赢得“红色消费”的市场合理性,这完全符合主旋律影片的发展趋势。据媒体报道,在最新的“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标准中规定:参选影片必须在全国主流院线公映后达到400万元以上的票房,同时,还有必须收回投资成本的硬性要求。《建国大业》的公映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实现了“既宣传主流价值,又攻占商业市场”的双赢局面。它之所以受到诟病,只是因为它的“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过于脱节,“生产过程”中它一再强调“爱国”和“免费”等元素,而在销售过程中却丝毫不见制作方“与民同乐”的举动。
跳出《建国大业》的高票价之争,类似现象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比如,今年在北京奥运会举办一周年之际,有媒体称鸟巢、水立方将免费开放三天,但很快有关部门就澄清:免费开放的是奥体中心而非鸟巢、水立方。筹办奥运时我们倡导“全国一盘棋”,各地民众为此都作出了贡献。当鸟巢和水立方经过奥运的洗礼被很多中国人看成现代中国的符号时,我们却不曾免费向民众开放这一资源,若想置身其中感受民族自豪,经济上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一次,关于影迷对《建国大业》的高票价是否背离爱国主义教育的争论,我并不认为它是一种“恶搞”或者“娱乐”。这场争论至少让人看到了民众对自身权利的珍视。既然影片从制作到成品都标榜着“爱国”和“奉献”,既然制作方还没有表明将来的高票房将用于何处,那么它扛着“爱国”的旗帜大规模地“吸金”是不是有些不正义?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融安:志愿者包粽迎端午
2021年6月11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融康社区老年人康养中心,青年志愿者们与给老人一起包粽子。当日,融安县财政局的党员志愿者来到融康社区开展“浓情端午节,送粽暖人心”爱心活动,与社区老人欢聚一 【详细】
广西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针接种突破1000万人
5月23日,记者从自治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专班获悉,广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3日18:00,全区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针接种量突破1000万人,完成国家下达广西6月9日前第一剂次任务的 62.15%。 【详细】
最新!南宁发现核酸检测显示阳性人员1例,初步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2021年5月24日,南宁市根据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查函,在对协查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及核酸检测中,发现核酸检测显示阳性人员1例。 【详细】
桂柳高速六标假日加快施工确保早通车
5月1日,在桂柳高速公路融安段六标段建设工地,中交四公局建设者们在进行施工作业。当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桂柳高速柳州市融安县段第六标段,工程建设者们放弃假日休息,坚守工作岗位,加班加点进行施 【详细】
快查!2021广西公务员笔试成绩出了,分数线划定
经研究,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以下简称合格分数线)公布如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