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3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杨 波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引子

  习惯了在超市买单时叮嘱收银员“再多套一个袋子”;习惯了在菜市买菜时为一瓣蒜两块姜索要独立包装;习惯了在取出水果后将完整如新的塑料袋随手扔进垃圾筐……袋子套着袋子,塑料套着塑料,堆堆叠叠地成全了人们“便利”的习惯。然而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为此,国家相继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及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给泛滥街市的塑料袋套上了“紧箍咒”,从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超薄塑料购物袋“大限”将至,公众对此有何反映?在取消免费购物袋的日子里,我们该使用什么替代品?而塑料袋产业链又将何去何从?

  商场超市:

  两手准备迎接“大限”

  

  取消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可以为商场、超市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南宁市各大商场、超市对于“限塑”显得较为平静。据悉,大型商场、超市向来是南宁市塑料袋消耗的主力军,其中沃尔玛、南城百货、人人乐等超市日均用量数以万计。

  “《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我们商家不能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也不允许采取打折或其他低于经营成本的方式销售、赠送塑料袋,已经享受惯了免费服务的顾客刚开始肯定需要一段适应期,甚至可能有抵触情绪。”人人乐超市五象分店的张经理认为,为消费者提供购物所用的塑料袋历来是超市的重要服务项目之一,尽管担心收费可能会对超市的经营产生影响,但张经理表示,“人人乐”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耐心向顾客做好解释工作,并为消费者自带购物袋、购物篮购物提供便利。

  南宁市南城百货已于5月初订购了大批无纺布环保购物袋及符合国家新标准要求的加厚塑料购物袋。企划部经理杨星表示,目前该超市使用的仍是库存的旧款塑料购物袋,5月31日晚南宁市四家分店结束经营后,将把剩余的塑料购物袋盘点报损,并交由总公司统一销毁。

  “从塑料购物袋中节省下来的开支,我们会投放到公益宣传和环保事业中。”杨星告诉记者,4月底,南城百货四家门店统一开展了免费赠送无纺布环保购物袋活动,5月30日还会再次举行。今后该超市将通过印制发放环保宣传手册、奖励重复使用环保袋的顾客、定期折价或免费赠送环保购物袋等方式,鼓励市民减少使用塑料袋,培养消费者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不仅南城百货如此,自“限塑”的消息传出,连月来南宁市各大型商场超市都陆续推出了赠送环保购物袋的促销活动,每次都吸引大量市民参加。

  

  市民:

  重拾布袋,不吃付费“午餐”

  

  在埌西菜市一家塑料袋批发摊点上,记者发现了几只无纺布环保袋。“没人买。”女摊主面露难色地说,“这是厂家送来叫我们试销的,最便宜的袋子每个1块钱,常逛菜市场的主妇都觉得不划算。”

  与免费赠送活动时排起百米长龙的火热劲头相比,目前普通市民主动购买无纺布环保袋的积极性并不高。市民廖小姐表示,超薄塑料购物袋平均才几分钱一个,而同样体积的无纺布环保袋却要一元,价格相差了几十倍,这让她一时难以接受。“以后我也不会买超市的付费购物袋,小件的用手拿回家,或者随身带个旧布袋装。”

  在一些大型超市,出现了市民争套塑料袋的现象。不少市民以担心塑料袋承重力不足为名,向收银员多索要2、3个塑料袋,其实是为了攒到“六一”后使用。

  与女性消费者积攒塑料袋或寻求代用品的积极心态不同,不少受访男士对“限塑”感到麻烦又无奈。在华联超市内购物的孙先生表示,购物图的是个方便快捷,只要新出的购物袋价格低于2元,他仍会继续使用超市提供的付费塑料购物袋,“总不能叫我一个大男人像姑娘家那样挎个大布包出来买东西吧?”

  从事营销工作的陈先生认为,提倡环保没有错,可为什么“限塑”行为全部由消费者来买单?他说:“云南省丽江市几年前就已经普及无纺布环保袋了,而且无论是商场超市还是小商店,环保购物袋都是免费提供的。建议广西政府和商家承担起相应责任,研究出兼顾环保与公平的利民措施。”

  

  厂家:

  有人观望停产,有人抢抓商机

  

  “下次你们买东西时,自己提个袋子来装吧。”5月25日下午,自治区农垦局宿舍区小卖部的老板娘不厌其烦地向每个顾客重复这句话。老板娘说,由于平时供货的几家塑料袋厂家已经暂时停产,小卖部里的塑料购物袋所剩不多,估计没到6月1日就会用光。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过去塑料购物袋一直没有明确的生产标准,生产塑料袋的门槛不高。许多小厂收购废旧塑料做成的原料,通过二次造粒吹膜,再由制袋机裁割,只需十余名工人就能批量生产出数十种规格的塑料袋来。南宁市北际路、衡阳路、北大路等街区都分布着中小规模的塑料袋厂,因价廉量大,他们迅速占领了本地批发零售市场。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曾对媒体表示,我国实施塑料袋收费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望减少2/3。而用量减少、超薄塑料袋禁用,使南宁市中小型塑料袋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缩,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6月1日的“限塑令”渐行渐近,南宁市许多中小型塑料袋生产厂家采取了观望态度。5月23日,北际路一家塑料袋加工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尚未接到有关部门发来的正式通知,目前厂里仍在继续生产超薄塑料袋。“以前我们产品不愁销路,通常一次性做好成百上千件,批发商上门随时提货就走。现在市场前景还不明朗,基本不敢大批量生产了,只接熟客的订单,订多少我们就做多少。”在即将强制执行的塑料袋生产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塑料袋的成分、原料等硬性指标,再生塑料、废旧塑料制成的产品难以达标。对此,该负责人称:“增加产品厚度、在塑料购物袋表面印上厂名、厂址、原料等生产信息不算太难,但是成本肯定增加不少,这样我们的利润就很薄了。”西乡塘区一些小厂索性暂时停产,待6月1日后再视市场行情决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限塑令”给中小塑料袋生产厂家带来不小冲击,而一些精明的注重环保的厂家却抓住了“限塑”背后的巨大商机。今年4月,广西第一家环保布袋工厂——南宁市万星环保制袋厂正式开工投产。短短一个多月便接下了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商场和企事业单位的订单,产品供不应求。厂长王淑琪原本在南宁专营工艺礼品生意,今年初‘限塑’的消息刚一传出,她就利用浙江亲戚长期从事箱包生产的便利,大批量收购无纺布原料,加工成防水耐用的环保购物袋,在本地市场急需塑料购物袋替代品的当口,成功地抓住了商机。而长年从事塑料袋批发代销的南宁市国图印刷厂也将目光投向了环保塑料购物袋这一块市场,现在,他们一面逐渐清理超薄塑料袋的存货,一面购进生产设备,准备用于加工环保塑料购物袋。

  去年度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赠品中包含了一个印着“I’m not a plastic bag”、售价仅5美元的帆布购物袋。由于迎合了环保需求,在明星效应和限量发行等综合助推下,这款布袋迅速成为全球最火的时尚单品之一,其仿版初现中国时更被炒至300元人民币。受这只著名帆布袋的启发,今年3月以来,南宁市裕丰商厦、和平商场等服装箱包市场里挂出了五颜六色、造型时尚的帆布袋,平均价格在20—30元上下,因其容量大、用途广,受到许多年轻女性的青睐。

  

  批发商:

  销量锐减风光难再

  

  “这个月行情不太好,每天最多卖掉三五件塑料袋,有时拆箱零售,一整天连一件货都卖不完。”在南宁市交易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市场——交易场一楼,个体户王新民对记者摇头叹息。

  从原南宁市日塑厂车间主任,到如今专营塑料袋的批发商,王新民与塑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告诉记者,市场上常见的塑料袋主要由聚乙烯、聚丙烯制成,前者多用于制作普通背心袋、平口袋;后者多用于制成塑料薄膜,有较明显臭胶味。与新标准相比,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塑料购物袋厚度约0.0125毫米,少部分甚至不到0.01毫米。即使承重能力在二、三十斤左右的袋子,也远远达不到0.025毫米的厚度。“几年前塑料袋可不像现在这么薄,因为原料价格上涨,而塑料袋需求量持续增加,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才把塑料袋越做越薄,产量也越来越高。”在塑料袋供销两旺的好年景里,每天从王新民这里批发出去的塑料袋达上百箱,大多销往县、乡的二级市场,市区内则主要供应给卖早点的摊贩和快餐店。

  随着“大限”临近,批发商们越发焦灼不安。新的工艺标准意味着进货成本翻倍抬高,而有偿供袋的“紧箍咒”则可能使塑料袋的需求量锐减。王新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宽度17厘米的1.5公斤装超薄塑料袋进价约1元一扎,每扎50个左右。若是同一型号的加厚标准塑料袋,每扎价格至少升到4元以上;而市场上使用最广的7.5公斤装大塑料袋则可能从每扎3元上浮至6、7元。“可降解塑料袋进货就更贵了,原先也没有多少厂家愿意做。在南宁日塑厂破产前,我们曾经想过生产可降解塑料袋,但可降解塑料袋的原料比普通塑料袋贵了不止几倍,本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远没达到这样的消费能力。”如王新民所说,记者在走访交易场、和平商场等批发市场时难觅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的身影,各大超市日用品专柜出售的也只有“可降解垃圾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