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19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何丰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厅级干部500元,副厅干部400元,处级干部300元,科级干部就只能捐200元……”这是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出现的按行政级别、按职务等级“捐款”的方式。   

    在一所事业单位担任主任科员的干部黄涛说:“财务和办公室排列捐款的主要方式,首先是按照领导级别高低进行排列,然后是捐款数额,这样排下来,领导级别靠前,排在前面,捐款的金额也要比别人高,靠后面的同志就只能捐得比领导少,因为级别比领导低。”

    另一位公务员说的更明白:“这是爱心屈从于现实的‘潜规则’,就怕自己比领导捐得多,领导容易产生误会。不少单位只有离退休职工捐款比领导多。”

    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与人之间无私奉献的爱心,竟然蒙上了行政级别、政治级别的“阴影”,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悲哀。面对嗷嗷待哺的灾民时,难道我们在捐款捐物时还要谨守那条从来都没有成为白纸黑字的级别与等级铁律,还是无法挣脱那套行政机关的潜规则吗?

    应该承认,由于职务岗位和分工的不同,领导同志的收入水平肯定会比普通干部和员工要高。领导同志主动捐款,本身就是一种表率作用。但是,在面对着举世瞩目的受灾群体时,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不能简单地认定:领导能力强,捐款捐物就一定多;群众“地位低”,捐款捐物一定不能超过领导。

    我们也相信,领导同志也不会因为下属捐款捐物比自己多,而产生其他方面的看法。面对灾情,谁的心头都是同样沉重,谁的情感都是同样紧张,谁都希望能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灾民少受些痛苦,然灾区早日重建。

    破除捐款的“等级思想”是治本之策。共抗灾害,人人有责,奉献爱心,不分多少。一旦蒙上了“官本位”的思想,就很容易导致这种奉献打上了问号。   

    破除捐款按级别排名的陋习,立竿见影的是从细节着手。如张榜公布时隐去领导捐款数额;如领导干部应该可以等下级和员工先捐完再捐款;打破机关界限,倡导大家直接捐款到红十字会账户,单位捐助的总额按照账目金额进行统计……

    献血救助灾民的时候,从来没有看到按照等级来排名献血量大小的情况。原因很简单:生命的面前人与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能越庖代俎。(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