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6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梁思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日气价125元",三天前到北海市湖南路换取液化气瓶的周先生吃了一惊:天,涨到这么高了!他记得20来天前还不到100元。

  随着国际市场原油期货市场价格飙升,瓶装液化气跟风而上,出现较大幅度升价。记者从广西部分供气商处了解到,到11月中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等相当部分城市瓶装液化气售价在125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0元。尽管国家在对柴油调价时强调不许相关行业搭车涨价,但对于液化气这种石油加工的伴生品,在市场化的情况下,要做到不随行就市涨价,几成不可能。

  市民为"气"所恼

  尽管近年来国家提倡城市采用管道集中供气,但目前南方相当部分城市家庭仍以使用瓶装液化气为主,以北海市为例,依托当地一个炼油厂,政府推广管道燃气近10年,目前使用率只有30%左右。

  瓶装气简单轻便,遍布各处的换瓶供气点为其进入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尽管液化气经营属于完全竞争行业,但由于货源基本相同,除了进口就是炼油厂,供气价格普遍相差不大,同一地方不同供气点只因送气、钢瓶及炉具检测等方面每瓶有两三元的差别,所以每当市场异动,几乎都出现普遍性上涨。

  记者在北海市多家液化气站看到,14日零售价均在125元左右。市民对气价上扬表示"既来之则安之"的无奈。家住北海市东方花园的李姨说,用气比用电方便得多,对于上班族,中午做一顿饭半个小时就行了,但气太贵没有办法,现在只是烧菜用,煮饭不再用高压锅,重新用上了电饭锅。"每度电才几毛钱,而一瓶气一百二三元,只能用40天左右,用电比用气合算。"

  北海市一家液化气销售公司的方先生说,液化气价上涨后,他们经营的炉具近一个月来销售明显减少,表明使用电器的人增多。记者从一家太阳能热水器销售公司了解到,尽管入冬是销售淡季,但他们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却出现"反季节"现象,过去一天最多装一套,现在最多时一天装了四套。

  如果说家庭可以靠用电替代用气,对于一些商业用气单位显然不那么方便,特别是餐馆、饭店,用气量大,气价上上涨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

  销售商也有"气"话

  油价上涨,带动市场液化气价上涨,几乎成为惯例,但时下涨得如此厉害,出乎不少供气商的意料。一般人认为液化气作为大宗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销售商会赚得更多,实际上他们也有一肚子"气"话。

  据了解,尽管液化气经营属于充分竞争性的行业,气源可以直接从各炼油厂或国外进货。在形成的气源--二级供气商--终端销售商--用户的供应链中,处于"前后夹击"的二级供气商和终端供应商本身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南宁市一家液化气销售公司的刘小姐说,气价上涨以来,他们公司销售量明显减少,估计在10-15%。作为供应商,他们直接承受市场对销售的影响,同时对政府可能出台的干预价格措施担惊受怕。

  刘小姐说,虽然目前经营液化气进口的企业不少,但价格过快上涨,市场变幻莫测,经营风险大增,少数大型二级供应商尚有能力抗衡,一些私营的中小型经营者基本走一步看一步,怕价格下跌,不敢大量进货,存量直接影响市场。她透露,今年春节期间因气价上涨,广西钦州一家二级供应商进了一船气尚未出货价格就持续下降,跌破进货价,他们押了大半年才出货销售。"一般的供应商如何押得起?这几年广西沿海一些油气码头为此被迫破产。"

  她说,二级供应商的举动波及终端销售商,他们的供气点面对千百万家庭,保障供给既关系到市场信誉,稳定用户,同时也是政府的要求。目前在二级供应商每天加价的情况下,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她透露,前几天从二级供气商的进货价一度达到7700元/吨,还不包括运费,以每吨充气70瓶计,每瓶成本达到110元,加上送气等服务费,定价125元利润已经微乎其微。

  令在液化气销售行业"浸淫"十几年的刘小姐欣慰的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似乎变得"聪明"了。去年春节南方部分省区液化气涨价,一些地方物价部门直接对终端销售规定限价销售,而且限定30天内不许二次调价,这种直接干预价格的行为造成市场的消极抵抗,供气商采取观望态度不进货,导致市场恐慌。"这次政府不再对终端销售限价,而是采取控制进销差价,起码到目前没有出现市场恐慌,因为供应跟着上。"

  政府如何理"气"和中

  物价指数上涨,气价上升,对群众生活的影响自不待言。对于这样的市场信号,政府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胡"作"非"为,恰当措手做到理"气"和中,将尊重市场规律与关心民生相结合,才是双赢之策。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供求决定价格,这是市场经济的金科玉律。目前液化气飙升,虽然不乏原油期货炒作带来的心理预期因素,但要稳定价格,增加供给才是上上之策。目前国内气源供应的大头还是各炼油企业,由于原油与产品价格倒挂,不少炼油厂以检修等名义停工或开工不足,导致供应量减少。由于炼油企业属于非竞争性行业,政府可通过政策扶持,要求其开足马力生产。此外,加工业相对集中的北方地区液化气气源南下也受到运输不畅的制约,政府宜统筹协调,加紧调拨。

  一些人士指出,对于液化气经营这类充分竞争性行业,最忌讳对终端市场的直接价格干预,否则就会造成好心办坏事。因为市场环环相扣,要从源头抓起,只控制"下游"并没有意义。政府对市场的监管,重点是打击市场不规范行为,如一些供气企业借机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短斤少两等。

  针对液化气价格飙升,记者了解到各地物价部门陆续出台政策,开展对低收入家庭给予补贴。北海市物价局综合科工作人员说,目前有关方案正在制订中,近年来物价部门加强了对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物价变动的监控,如粮价、肉价、气价等上涨,政府都动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困难对象给予补贴。今年春节液化气价升到每瓶99元时,市里对低保对象给予了每月10元补贴,缓解了他们生活受到的影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