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罗 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桂中歌王”朱方品,系象州县罗秀镇礼教村委纳禄村村民小组长,相传是朱元璋第十七代嫡孙,其人其歌远近闻名。近日,他的山歌集《田野放歌》正式出版。村官出书本已鲜见,更让家乡父老津津乐道的是来宾市市长张少康竟然亲笔为他的歌集作序。

  说朱方品是象州的“名人”绝对不假!来宾建市后举行的首届山歌擂台赛,朱方品一举摘得“桂中歌王”称号。家乡百姓爱他的歌,更爱他的人。在当地,提起朱方品,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一个铜锣救了一村人”的故事——2005年6月,象州县遭逢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罗秀镇礼教村的几个自然屯均被洪水围困,最严重的当数纳禄村。凌晨两时许,洪水说来就来了。坚持在外巡逻的“朱村长”手拿着铜锣,边敲边喊:“洪水来了,快走吧!”从睡梦中惊醒的乡亲们赶忙爬起身,跟着老朱转移到高处。洪水卷过,村中泥房连片倒下,男女老少个个平安。

  在这本山歌集里,收纳了朱方品近年来“感时而歌、合事而作”的50多首山歌。在歌颂党委、政府救助灾民的篇章里他这样唱到:救灾月饼比月圆,党把温情洒人间;人民不忘党恩德,鱼水情深月饼甜。再有:谷子下磨就见米,灯草剥皮见真心;救灾物资空投下,党是人民大救星。还有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和唱颂:新建楼房排对排,后院沼气台对台;全民狠抓环境美,空气清新长寿来。显然,这些山歌充满了泥土的芳香,饱含着热血真情。

  张少康市长在名为《根植田野歌飘香》的序言中毫不掩饰对朱方品其人、其歌的喜爱。如:“洪灾过后,房屋倒了,方品安慰大家,人在就好,房倒了可以重建。他领着大家建新房,在水毁后的农田种马铃薯,把桑树一棵一棵扶起来养蚕。建水毁桥那时日,我白天到时,看到他在工地指挥吊水泥桥,晚上到时,看到他睡在桥墩旁,多憨厚的一个农民兄弟。”寥寥数笔,刻画出了一个朴实、乐观、向上的基层村干的形象。在推介他的作品时,少康市长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一首首山歌,表达了农村热火朝天生产生活的真情。自然,也记录了农村变化的足迹。这些山歌,叙身边的事,唱田野的歌……山歌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原汁原味,原生态型,飘荡着桂中大地泥土的芳香,读来顺口,听来顺耳,唱来顺心。”短短几言,点出了歌者的才情,道出了歌作的精妙。序言的最后写道:“我喜欢方品这样的农民朋友。我喜欢读《田野放歌》这样的泥腿子作品。”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亲民市长”的真实心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