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润 心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街边的地摊上买东西,你经常会同摊主讨价还价。当你嫌东西贵的时候,就会有一顾客在假装买东西,一边买一边自言自语:“这东西抵值,抵值,比其他地方的便宜多了,给我来几件。”这顾客往往是摊主的“托”,当他完成引诱其他人购买东西的任务后,转过身他又会把买来的东西摆回地摊上。

  某天深夜,本人开车去接朋友。在等人的时候无聊地打开收音机,听到一家电台正在播有奖猜谜游戏,猜中可获奖金400元。那谜面是“牛过独木桥”,猜一字。当然,打电话猜谜是要收费的,移动、联通、固定电话每分钟几元不等。主持人也很清楚地告诉你,并且反复提示听众这谜语很简单,小学生都能猜出来。确实,如果不是文盲的话,多想一下就会知道谜底就是小学生的“生”字。但是前边几个人就是猜不中。每猜不中一人,主持人就会把奖金加上50元。

  那么简单的谜语怎么都猜不中?本人按捺不住,把电话拨了进去,电话马上接通,却没有让你猜谜,而是一个电脑录好的声音在告诉你:“你的电话号码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猜谜的人很多,不知什么时候才轮到你……”然后不停地告诉你各种游戏规则,那声音似乎不同你聊上半个小时不肯罢休。本人意识到这几元钱一分钟的话费,如果听他聊下去,猜中这谜语也补不回话费的支出了,赶快掐断了电话。

  如果本人智商低,被街边的“托”骗了,也就认了。可这是一家播放主旋律的媒体啊,怎么也“托”起来了。活跃气氛,增加听众参与度,提高收听率,是必要的,但恪守职业道德更是必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