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09日 来源:当代生活报 作者:蒋涛 严俏 卢娃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陈永革的家里堆满了喇叭及各种零件。

说起喇叭,很多人都觉得那是很普通的东西,只起到扩音的作用。但南宁市民陈永革却不这么认为,喇叭对于他来说,已根植于心,并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49年来,陈永革一直专心于音响喇叭的研究,成了远近闻名的“喇叭迷”。他收藏的喇叭几乎放满3层楼,他曾用5年的时间研制出一台带有52个喇叭的音响,后来又成功自制了带有104个喇叭的音响,这在全国是首创。

也因为如此,陈永革被人称为“喇叭王”。

15岁成了“收音机师傅”

提起“喇叭王”陈永革自制音响的历史,可得先从收音机说起。小时候,刚满9岁的陈永革偶然见到从亲戚家借来的收音机,小小的盒子里头怎么会发出声音呢?陈永革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想要弄个究竟。亲戚告诉他,收音机会发声是因为有人在里头说话、唱歌。

陈永革信以为真,把收音机反复拆装,但他看到的只是收音机音箱里发光的电子管,并没有看见“说话”的人。小陈永革感到受了莫大的欺骗。从此,陈永革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无线电知识,弄清收音机的构造及使用原理,争取自己制造收音机。

就这样,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陈永革开始学习无线电路知识。为了弄清楚收音机的原理,陈永革时常把好端端的一个收音机弄坏,再送到修理店维修。一边看修理师傅修理,一边在旁偷学。陈永革还利用每天的放学时间跑到出售零配件的五金店里,对照书本逐个认识零配件。甚至上课的时候也偷偷拿出《爱科学》或其它有关无线电的书本,学习无线电知识。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陈永革终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1958年,他成功做出了第一个矿石收音机。之后,他又陆续做了多个收音机。到15岁时,陈永革已经非常熟悉收音机的制造技术,被人们称为“收音机师傅”。

一套104个喇叭的音响值20万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永革突然发现收音机、电视机里发出的声音有些“失真”,但当时技术条件还不成熟,无法将真实声音在播放的时候还原。为此,陈永革突发奇想,能不能通过组合音响使声音“还原”。

1980年后,他开始研制多喇叭音响。20多年下来,陈永革已经记不得自己到底制作了多少个音响,在他的家里,至今还摆放着一套52个喇叭的音响。他自豪地说:“这是我花费了5年时间才研制成功的!”由于多个喇叭组装在一起,其电流的压力与强度比其他的数码音响多出60倍,很容易把喇叭烧坏。为组装好这台音响,陈永革用游标卡尺仔细测量喇叭与喇叭之间的距离,并小心安装零件……

在这套音响的研制基础上,陈永革和儿子一起又奋战了一个多月,一套104个喇叭的音响终于研制成功了。后来,曾有人开出20万元的高价要来收购这套音响,但陈永革不为所动。由于陈永革本人对这套音响还不满意,他把这套音响拆了下来,记者无缘得见这一套音响。

喇叭废铁卖了两三万元

走进陈永革位于燕子岭专门存放喇叭的3层小楼里,地板、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喇叭、线圈及各式各样的零部件。陈永革告诉记者,他后来制造喇叭音响用的材料,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这些废旧喇叭零件。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陈永革开始只能回收一些有利用价值的零部件、旧电器、喇叭,以备用时所需。陈永革说,他收藏的喇叭太多了,很多都长时间没有使用,一些喇叭音响因存放时间太久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损。

“很多喇叭破损后,只能作为废品处理掉了,光卖喇叭废铁就卖了两三万元钱,现在剩下的喇叭还不及平时的四分之一呢。”陈永革无不自豪地说。

“喇叭王”也爱摄影和兜风

在陈永革工作室一间靠阳台的房间墙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大约长3米、高1.5米的电影碟、CD、录音带,几乎占去了半壁墙。“朋友们来玩时或借或拿一些回去,在这里的最多只是原来的十分之一的东西了。”陈师傅惋惜地说。

另外,还有7台旧式录音机、4台电唱机、制磁机、多用机床等多种设备和工具完好地保留在他工作室里。现在,陈永革希望能做一套160个或180个喇叭的组合音响,但因精力等方面的问题,这个项目还没有启动。他说,条件允许的话,他会继续研制他的组合音响的,因为他的心中有个“喇叭梦”。

如今,陈师傅又爱上了摄影,他花了将近2万元购置了一套摄影设备,开始学起了拍照,他还隔三差五地开车到郊外“兜风”。陈师傅悠闲的生活,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