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17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徐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用秘鲁币冒充欧元、美元来行骗,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骗术,媒体也都多次对此进行报道揭露,但是上当的人还是屡见不鲜。前段时间,这一老套骗术又再一次上演,何某、邱某、李某施展双簧本事,把秘鲁币当作德国马克,骗取了谭某钱财8000元。近日,广西荔浦县人民法院以3人犯诈骗罪,分别判处何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邱某、李某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

  何某、邱某、李某和沈某(另案处理)均系荔浦县人,在今年3月14日,四人共同商量决定以秘鲁币冒充德国马克兑换人民币的方法进行诈骗,并进行了分工。当天上午,四人来到荔浦县马岭镇,在确认谭某为下手对象后,何某遂上前与其搭讪,自称是衣架厂的老板,想让谭某帮忙找人看守厂房,谭某答应后,就带何某一同去找人。

  途中,他们遇到扮演“媒子”的邱某,何某对邱某声称:由于急需用钱,想将自己手中的“德国马克”兑换成人民币,1马克兑换5元人民币。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德国马克”其实就是秘鲁币。邱某对何某说自己有个亲戚可以1马克兑换6元人民币,并提出要拿样品给其亲戚看。于是,三人便搭车来到马岭锰矿附近,由邱某和谭某去找事先已在此等候的邱某“亲戚”沈某商谈兑换外币之事,沈某看了样品后假装同意兑换。

  之后,邱某同谭某商量,见到何某就说按1:4.5兑换,在他亲戚这边按1:6兑换,中间1.5元的差价由他二人平分,谭某见有钱赚也就同意了。当找到何某时,邱某称其亲戚只愿以1马克兑换4.5元人民币,何某讲急需用钱也同意兑换了,但由于外币数额较大,必须要他们押钱才能给。邱某就掏出一个自称内有二万元的包给何某,何某仍觉得不够,邱某就拿出了自己的银行卡,同时让谭某出钱。

  此时,谭某被二骗子的双簧戏所蒙蔽,便将存有8000余元的银行卡交给了何某,并告诉了密码。何某就将10张面值1000元的“德国马克”交由邱某去兑换,他和谭某就在此等候。约10分钟后,邱某打电话给谭某,让他在之前二人商量分钱的地方等。当谭某到了约定的地点未见邱某,又转回来找何某,何某早已溜之大吉不见踪影,此时谭某方知自己上当受骗了。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