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光源,这种纳米尺度上的“手电筒”可望帮助人们探查细胞内部。
科学家通常用电子显微和扫描技术观察细胞内部的活动,但电子束会对生物物质造成损害。可见光的伤害较小,但由于波长较长,通常难以用其获得清晰图像;科学家也可以采用一些特殊方法,用可见光成像,但这些方法有着较强的伤害性或毒性。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用铌酸钾产生的纳米线可以成为伤害较小的可见光光源。铌酸钾是一种毒性低的物质,室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研究人员把铌酸钾纳米线放在溶液中,用红外激光照射,形成“光陷阱”。这种纳米线形成的“光陷阱”可以吸收一部分红外光,然后改变其频率,以绿色可见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效果就像微小的“手电筒”。
研究人员用这种纳米“手电筒”扫描玻璃上的金线样本,成功地获得了分辨率约为100纳米的图像。他们希望改进纳米线技术,进一步提高分辨率。虽然该方法尚未被用于观察生物物质,但研究人员相信,鉴于其伤害性小,这种纳米“手电筒”将在观察细胞内部活动、研究DNA和蛋白质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融安:志愿者包粽迎端午
2021年6月11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融康社区老年人康养中心,青年志愿者们与给老人一起包粽子。当日,融安县财政局的党员志愿者来到融康社区开展“浓情端午节,送粽暖人心”爱心活动,与社区老人欢聚一 【详细】
广西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针接种突破1000万人
5月23日,记者从自治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专班获悉,广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3日18:00,全区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针接种量突破1000万人,完成国家下达广西6月9日前第一剂次任务的 62.15%。 【详细】
最新!南宁发现核酸检测显示阳性人员1例,初步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2021年5月24日,南宁市根据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查函,在对协查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及核酸检测中,发现核酸检测显示阳性人员1例。 【详细】
桂柳高速六标假日加快施工确保早通车
5月1日,在桂柳高速公路融安段六标段建设工地,中交四公局建设者们在进行施工作业。当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桂柳高速柳州市融安县段第六标段,工程建设者们放弃假日休息,坚守工作岗位,加班加点进行施 【详细】
快查!2021广西公务员笔试成绩出了,分数线划定
经研究,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以下简称合格分数线)公布如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