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12日 来源:华商晨报 作者:尚琳 赵矫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沈阳26岁女孩见男人就烦 书中“男”字都抠掉 缘于单身妈妈的偏颇教育

  晨报讯(记者 尚琳 赵矫健)26岁的薇薇(化名)在别人眼中是“外星人”,因为她拒绝和男人同桌、说话、交往。

  这都缘于母亲20年来不停地用自己不成功的婚姻教育女儿。

  母亲搜集男人作恶资料

  “你那个死爹不是个东西,嫌你是个女孩从来没管过你……”薇薇家住沈阳市苏家屯,她6岁时父亲经常喝酒、打麻将,引起母亲刘女士不满,于是双方离了婚。

  刘女士在独自艰难带大女儿的同时,也将自己对前夫的仇恨灌输给女儿。

  随着女儿长大,长得越发好看,刘女士又担心起来,怕上学的女儿挨男生“欺负”,便不断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女儿,“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一定要离他们远点儿……”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她经常在报纸、杂志和电视中搜集男人拐骗、杀害、虐待女孩的资料,这在薇薇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从初中开始,她开始不和男生同桌、说话、交往,直到大学毕业,更没交过男性朋友。

  女儿将“男”“性”字都抠掉

  由于母亲20年来的“教诲”,去年参加工作的薇薇根本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从事金融行业的她,同事中有很多男性,而且经常要一起合作,可她“谨记母训”不和男人说话,使同事都对她“另眼相看”,工作也亮起了红灯。

  这时母亲着急了,“工作躲闪啥,和男人一起干活也不是做坏事……”

  薇薇糊涂了:“不是您一直告诉我男人是坏东西吗?”

  刘女士意识到女儿的社交出现危机,为了让女儿能“合群”,开始给薇薇介绍男朋友。可每次见面薇薇都不看对方一眼,冷漠的态度不得不让对方打起“退堂鼓”。

  “男人有啥好,见到他们我就烦……” 薇薇怪异的行为,经常受到同事的白眼,让薇薇想离职。压抑中的她把书中有“男”、“性”的字都抠下去,书上的一个个小窟窿,成为母亲心中的痛,“辛辛苦苦教育了20年啊……怎么搞成这样?”无奈下,刘女士带女儿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专家:这是恐惧异性人格障碍

  “母亲不幸的婚姻经历,强加灌输给女儿,这种畸形教育使她感情有了负性体验,不能融入情感世界,长此以往,孩子患上了恐惧异性的人格障碍症。”中国心理医生专委会委员吴憬华介绍。

  吴憬华用认知和脱敏疗法进行治疗,用了一年时间让薇薇了解自己所处年龄所应做到的言行模式,要求她观察周围年轻女孩的生活,经常和姐妹们聊天,并让她在工作中尝试着与异性一起配合工作,然后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让她由恐怖到快乐,逐渐找到有好感的异性尝试交往。一年后薇薇开始尝试交男朋友了。

  同时,吴憬华告诉刘女士:“一定不要用原有的观念干涉孩子,家长要适度地用回避的方式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吓坏了孩子,并教给孩子辨别是非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