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9日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朱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根钢筋透过安全帽直插进脑部从脖子上透出来,一个年轻的工人就此命丧黄泉。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头顶的“保护伞”——安全帽和摩托车头盔原料竟然是垃圾堆里的塑料袋。而央视记者在北京的劳保市场也发现了“脆弱”的摩托车头盔。
  今年4月6日,一名头部受重伤的建筑工人被紧急送到了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急诊室。这名工人的头颅里插进了一根钢筋,经检查受伤工人佩戴的安全帽为劣质产品。

  在天津、北京等城市劳保用品市场,央视记者调查时也都发现了类似这样标志不全的安全帽。在北京市一家五金建材城的店铺里,记者找到了一种和死亡工人佩戴的样式、质地都很相近的安全帽。这个安全帽用手轻轻挤压就会变形,用力一拉甚至撕开了一道口子。

  据悉,全国安全帽每年的使用量至少在5000万顶以上,但是国家抽检的合格率却不到80%,这就意味着每年有不少于1000万顶不合格的安全帽以安全为名被工人戴在了头上。而使用更为广泛的头部防护产品——摩托车头盔合格率就更低了。国家质检总局连续进行了3次质量抽查,合格率均不到30%,而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采用了劣质材料。

  浙江省乐清市慎海工业园是各类防护用品的生产基地,摩托车头盔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相差很大。目前我国多数大型企业生产头盔和安全帽多使用抗冲击性能好的ABS材料作为生产原料,其价格每吨大约1.5万元左右。而不少工厂却选择用3000元一吨的“回料”。所谓“回料”的原料就是各种废旧垃圾塑料袋。

  据专家介绍,废旧塑料需要用专用的清洗设备才能洗净杂质。一些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只做简单的清洗很难去除原料中的杂质,杂质含量越多,回收后的再生塑料的塑性和硬度也就越差,这样回收后的原料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再利用的价值。

  这些没用的回收原料被生产企业买来,经过注塑、喷漆、抛光等处理后,成品头盔变得颜色花哨、外表光鲜,令消费者难辨真伪。

  头顶上的一堆垃圾袋能保护生命吗?老板把用回料生产的头盔叫“垃圾盔”。工人说这样的头盔轻轻一摔就会摔碎,戴在头上太阳一晒就软掉了,“ 纯粹就是糊弄交警。”

  记者把“垃圾盔”送到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负责测试的高级工程师李云鹤说,使用再生塑料生产的摩托车乘员头盔合格率几乎是零。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