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邕州老戏——邕剧》作者洪钰(左)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 王勤 摄

  在广西民族出版社采访时,在一堆好书中间,一本厚厚的大红色封面的《邕州老戏——邕剧》引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兴趣。该社社长朱俊杰说,这部书的出版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具备了三重“国家级”的特殊意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艺遗产传承人编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是两位:洪琪口述,洪钰撰写。两位是兄妹关系,是南宁市邕剧团创建人洪高明的子女。洪琪是妹妹,一直活跃在邕剧舞台上,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邕剧的国家级传承人;洪钰是哥哥,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南宁二中校长,对邕剧历史有精深研究。

  邕剧是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2008年,邕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全国广大地区来说,很多人没看过邕剧,不了解邕剧历史,尤其是邕剧的价值。聊起《邕州老戏——邕剧》出版背后的故事,在广西民族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罗桂鸾的帮助下,记者采访到该书撰写者洪钰。

  洪高明原来也是教师,后来跨行搞上了邕剧,家里的孩子都是在邕剧社的氛围中长大。在父亲的熏陶下,洪钰则对语言音韵比较关注,他大学毕业后在学校教古汉语,给学生讲音韵知识。妹妹洪琪从14岁开始一直到退休前一直活跃在邕剧舞台上。假期时,父亲跟他说想把邕剧的舞台语言整理出来。父亲当年写了很多手稿,洪钰都认真看过,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父亲的手稿丢失了。

  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广西语言学会前会长刘村汉问洪钰是否对地方戏曲的音韵感兴趣,后来洪钰写的《邕剧舞台语言中的“番话”研究》《“戏棚官话”的语言分析和文化解读》《邕剧中的壮族历史文化元素》等文章刊发在地方学刊上。刘村汉看过之后跟他说:“你写单篇文章还不够,写本书吧。”

  从2009年写到2012年,4年时间,他听妹妹洪琪口述,采访邕剧表演者,从亲历者的回忆中,从断简残编的手稿及残存典籍中寻找有价值的碎片,精心连缀成书。忙碌这么多年,洪钰打趣地说:“我是邕剧的义工。”

  有趣的是,这部书稿最初洪钰想自费出版,因为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拿出经费为这么偏门的地方剧种来出书。辗转多次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书稿“落”到了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领导马上拍板,不用作者自费,申请国家出版专项基金,当作出版社的重点项目来做。

  “我真是喜出望外,书做得这么高品位、高档次,真没想到。”洪钰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说:“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使命,也是一项庞大繁重的系统工程,广西民族出版社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当年,红军长征过广西灌阳时,确定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策。如今,出版《邕州老戏——邕剧》,正是传承广西壮族人民喜爱的剧种。翻开这部书,如同落座在邕剧剧场,如同走进演出的后台,如同置身于邕剧博物馆,是邕剧的一部百科全书。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