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着力解决市、县、乡、村中医药从业人员不足、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和四级中医药网络存在龙头不强、枢纽不灵、网底不牢等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问题,梧州市卫计委制定以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方案,并以此为龙头,辐射市、县、乡、村四级托管式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举多赢的格局,为百姓提供了方便。
梧州市近年来致力于逐步缩小城乡中医药服务能力差距,积极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目前已组建成立梧州市中医医院、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系,对全市四级城乡中医药服务体系实行机构设置、人员调配、技术服务、中医护理、中药饮片和中医医疗六大块的统一管理,实现了中医服务一体化模式,与乡村卫生室构建长期稳定、上下联动的协作机制,推进镇村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通过协作帮扶,带动基层中医药工作的开展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仅以市中医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例,市中医医院院长为两家医院的法人代表,实施法人一体化管理。市中医医院派出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到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工作、指导建设,其中4人分别担任疼痛科、外科、脾胃病科、护理部的技术主任。据统计今年1-6月,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收入323.04万元,门诊人次31107人,同比增长4.3%、9.7%,出院人次1314人,同比增长19.9%
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老年性、功能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对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我市通过扩大中医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切实保障和惠及了广大群众身体健康。(任波 邱小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梧州市医联体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优质医疗服务
近年来,梧州市通过组建不同模式的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分级诊疗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截止到今年6月,梧州市建有5个三二医联体,7个医共体,乡镇卫生院参与医共体建设率达32%。 【详细】
平果县:家庭医生进工棚,外来务工也能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平果县太平镇火龙果香、樵等农产品基地是平果县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农副产品产业基地,每年夏秋季节都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前来基地从事季节工。7月8月是夏季最炎热的月份,基地劳作期间不时有发生中署现象,而引起各种纠纷问题的社会隐患。 【详细】
首期东南亚蛇伤骨干医师培训班在梧州市中医医院举行
9月3日上午,梧州市中医医院迎来了久违的两位外籍友人,该院首期东南亚蛇伤骨干医师培训班正式开班。未来三个月,两位柬埔寨骨干医师将师从余培南主任医师等知名蛇伤专家系统学习梧州蛇伤疗法。“老中医带上洋学生”,梧州蛇伤疗法这一本地中医文化瑰宝有望走出国门,造 【详细】
唐乾利教授到梧州市中医医院进行专业学术讲座
为加强医院科研建设,8月31日下午3时,梧州市中医医院邀请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唐乾利在门诊五楼大会议室进行《科研选题及科研项目申报技巧》的专题学术讲座,院领导、各科室骨干到场参加。 【详细】
梧州涌现280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今年以来,当地通过“合作社+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红番薯种植。严斌带领50多户村民种植100亩红番薯。目前,番薯长势喜人,再过一个月就有收成了,村民每亩可获利4000多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