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1日 来源:河池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打造仫佬族文化品牌。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县继续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工作,积极推进“四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仫佬族博物馆、于成龙廉政文化展示馆、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加快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步伐,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渠道,搭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新平台。进一步夯实基层文化建设基础,继续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完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积极促进文化艺术创作与演出。加大对仫佬族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扶持小品小戏、文学、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创作。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组织各类文艺团体开展“欢乐仫佬乡”“周周演”群众文艺活动。

  提升广播影视管理和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丰富仫佬语节目,提高节目质量,努力将节目办成具有仫佬族特色的电视节目,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新闻质量,加强新闻节目上送工作力度,不断推出有一定深度的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专题报道,向外宣传、推介罗城,提高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同时,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完成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任务,总共放映1500场以上。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快速融合发展。做好政策规划引领工作,认真抓好全县“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文化产业升级;重点扶持传统工艺美术品产业,鼓励扶持刺绣和剪纸项目;通过创意设计,开展特色民族服饰、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文化展品的制作推广。

  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好区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平洛乐登桥的保护维修工作,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巡查;加强民间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文物征集工作,推进仫佬族创意阁展示平台建设,引导文化产业扶贫基地健康发展,完成仫佬族博物馆依饭节文化展厅改造升级工作;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对濒临消失的项目予以重点保护;抓好依饭节、仫佬族古歌、刺绣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项目传习培训工作,发展传承人。

  狠抓“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进村屯、进景区、进企业、进校园工作,加大查处非法出版、销售违禁刊物案件和网络传播有害信息案件,促进文化市场平安健康发展;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继续强化部门联动,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和提升竞技水平。着力办好第九届广西体育节罗城全民健身各项活动、第六届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第十三届广西拔群杯篮球赛等赛事,做到早谋划、有特色、有亮点;做好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各项工作;完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的培训工作及加强体校队伍建设和体育馆的管理工作。

  (张明爽)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金匀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