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4日 来源:来宾日报 作者:陈德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通挽镇党委、政府通过挖掘、整理和传承乡贤人士精神,传承和弘扬了土生土长及本镇的乡贤文化,拓宽了教育村民、激发群众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平台。

  克胜屯是江龙村下辖的屯,该区域历史上出了县长韦敬礼,抗日骨干覃肖山,抗战典型韦昌铁、覃秉寿等名人。该镇按照传承壮乡文化、发扬壮乡文明的要求,在克胜屯建起了占地100多平方米的乡贤文化陈列室。分为乡贤、民族、饮食、居住、出行和厢房六大文化教育区。在此基础上,将引领先进文化、具有先进事迹和广泛影响力的本镇及本村人士选为乡贤。将村史简介、乡贤人士简介、乡贤反哺家乡建设、乡贤文化活动等内容布置上墙,让乡贤文化进村屯。

  与此同时,抓住“生态乡村”建设的有利机遇,引导村民对庭院进行规划和美化绿化。在房前屋后打造“微果园”“微花园”“微菜园”庭院经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发动群众对道路进行硬化,并安装路灯。2015年,利用“三求”工程及动员群众筹集资金,建成一个篮球场,建起了一条100多米的农民健身步道。组建的农民文艺队成为活跃在本镇及本村文艺舞台的中坚力量。

  克胜屯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乡贤力量齐聚家乡造福。通过乡贤人士的沟通协助,引进专业公司和经济能人在克胜屯建立了以种植圣女果、西瓜、哈密瓜、葡萄、砂糖橘、火龙果为主的500亩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区,并引导和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红心柚、甜玉米、莲藕、油菜花等作物50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芭蕉村”“美丽广西·生态乡村”示范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