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传出喜讯:该校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正式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组建7年来,该校不断创造奇迹:仅用一年实现四校全面整合;第二年实现三级跳,成为自治区重点、示范,国家重点;第三年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并经几年建设终于圆梦。
河池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在70万人次以上,而职业技能人才不到总劳动力的十分之一,是贫困的重要原因。
扶贫先扶智。2008年8月,河池市委、政府决定:办好中职教育,将机电工程学校、财经学校、民族中专、经贸学校等4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然而,这些学校招生连续4年滑坡,在校生总人数只有1800人,几近崩溃。
在财政和土地十分紧张情况下,该市在城区内安排350亩土地,投资3.5亿元建设一期工程。新校区于2013年投入使用,120多间教室全部配备了智能平板多媒体系统,建成5个示范性实训基地、78个高标准专业实训室,具备较强的办学实力。
该市又投入3亿元,实施二期建设工程,建成一个标准田径场和2.3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目前学校教学设备总值约1.2亿元,在校生7200多人。
成功的整合发展,让河池中职教育得到自治区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肯定。2013年,河池市荣获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市;学校荣获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整合让学校“活”了,但要发展壮大,还得有过硬的本事。
学校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培养了一批名师。目前,全校85名教师有高级职称,比整合前多了52人。聘请行业、企业31名能工巧匠到校任教,与企业合作制定75门专业课程标准,研发33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打造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学前教育等16个热门专业。
破解实习和就业难题,校企合作成典范。该校通过引企入校,探索“校企合一”的办学新模式,先后引进企业到学校开设服装厂、电器公司、汽车维修和驾校;与世界五百强企业纬创公司、博世公司等50多家企业联合办学,每年可安排学生实习1.6万人次。
强大的师资和专业力量,让学校师生在全国全区技能大赛上获奖不断:全国信息化大赛获得两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是全区职校最好成绩;今年全区教师技能大赛汽车专业前8名中,该校占了3名,且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2010年起,学校对入校学生全免学费,开了广西市级中职学校全免学费的先河,比国家政策提前了3年。3年间,7000多名农村孩子免费入校,每人每年减负2000元。学校开办库区移民班、扶贫班、博世励志班,每年招收库区移民子弟、大石山贫困学生500多人,实行“扶智”教育脱贫。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校企共促中国-东盟职教合作
9月19日,2015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校长企业家论坛在广西美术馆举行,近300人参加论坛。 【详细】
凌云:“贫困山区新农村”的生动诠释
在滇黔桂石漠化地区,很多人都说凌云县下甲乡平怀村可能算一个模范。平怀村建立起了一条年产值过千万元的种桑养蚕产业链;100%农户更换使用了光纤;90%以上农民使用上电脑;90%的20~50岁年龄段农民持有驾照,预计3年内小汽车入户量将超过90%…… 【详细】
职专生如何走进世界“500强”
位于北海市东南郊桂林电子科大北海校区的职业技术学院,远离尘嚣,安静而从容,这座有着“资深”工科背景的职院在这里已度过她的第6个年头。所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乘着广西北部湾经济正快速发展的东风,桂电北海职院立足当地,面向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前沿地带输送毕 【详细】
[大化县]五位一体:贫困山区科学发展助推器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内容。 一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自觉把“五位一体”作为相互联系、相互协 【详细】
十一项举措深化我区职教攻坚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2012年,我区将采取11项举措,深化职业教育攻坚。这11项举措分别为: 自治区财政筹措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不低于3亿元,重点支持22所示范特色职业院校和6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从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