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8日 来源:河池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传出喜讯:该校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正式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组建7年来,该校不断创造奇迹:仅用一年实现四校全面整合;第二年实现三级跳,成为自治区重点、示范,国家重点;第三年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并经几年建设终于圆梦。

  河池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在70万人次以上,而职业技能人才不到总劳动力的十分之一,是贫困的重要原因。

  扶贫先扶智。2008年8月,河池市委、政府决定:办好中职教育,将机电工程学校、财经学校、民族中专、经贸学校等4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然而,这些学校招生连续4年滑坡,在校生总人数只有1800人,几近崩溃。

  在财政和土地十分紧张情况下,该市在城区内安排350亩土地,投资3.5亿元建设一期工程。新校区于2013年投入使用,120多间教室全部配备了智能平板多媒体系统,建成5个示范性实训基地、78个高标准专业实训室,具备较强的办学实力。

  该市又投入3亿元,实施二期建设工程,建成一个标准田径场和2.3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目前学校教学设备总值约1.2亿元,在校生7200多人。

  成功的整合发展,让河池中职教育得到自治区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肯定。2013年,河池市荣获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市;学校荣获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整合让学校“活”了,但要发展壮大,还得有过硬的本事。

  学校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培养了一批名师。目前,全校85名教师有高级职称,比整合前多了52人。聘请行业、企业31名能工巧匠到校任教,与企业合作制定75门专业课程标准,研发33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打造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学前教育等16个热门专业。

  破解实习和就业难题,校企合作成典范。该校通过引企入校,探索“校企合一”的办学新模式,先后引进企业到学校开设服装厂、电器公司、汽车维修和驾校;与世界五百强企业纬创公司、博世公司等50多家企业联合办学,每年可安排学生实习1.6万人次。

  强大的师资和专业力量,让学校师生在全国全区技能大赛上获奖不断:全国信息化大赛获得两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是全区职校最好成绩;今年全区教师技能大赛汽车专业前8名中,该校占了3名,且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2010年起,学校对入校学生全免学费,开了广西市级中职学校全免学费的先河,比国家政策提前了3年。3年间,7000多名农村孩子免费入校,每人每年减负2000元。学校开办库区移民班、扶贫班、博世励志班,每年招收库区移民子弟、大石山贫困学生500多人,实行“扶智”教育脱贫。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