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12月24日讯(通讯员 黎 明) 田林是桂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摇篮。这里群众壮剧基础非常好,民间业余壮剧团有84个,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壮剧交流与发展大平台是大势所趋,也是提升“文化田林”建设水平的必要举措。
为推动民族文化追赶跨越发展,田林县拟依托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广西文联、广西区壮剧团等优势资源,建设“中国壮剧大本营”。去年12月“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创研百色基地”在该县挂牌成立便是重要前奏。拟建的大本营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活动,包括壮剧的传承、保护、展示、交流、实习、人才培训等,致力于发展农村剧团,提炼剧本,增加新剧目和新元素;邀请县外、区外乃至国外的少数民族剧团到县展示交流;突出与田林壮剧同属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师公戏、富宁土戏、广南沙戏与文山土戏,同时兼顾近属的侗戏、布依戏等;突出毗邻的右江区、西林、隆林、凌云等地壮戏,同时兼顾富宁、广南、文山等区外乃至全国的戏剧,形成广泛的戏剧交流平台。“中国壮剧大本营”创建内容还包括建设“中国壮剧基地示范县”和“中国壮剧展演与交流联谊会”,注册成立广西壮剧学会田林分会;构建“田林壮剧”理论与创作工作坊制度,开展戏剧传承人或少数民族戏剧传承人联谊活动和“田林壮剧与马骨胡艺术”学术研究;成立传承与培训实习基地,培训乡、镇、村、屯剧团骨干,指导戏剧进校园;推荐本县节目、组合、作品参加全国性的各种展示与赛事活动。再者,该县还拟建立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采风基地,广西文联、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创作基地以及广西壮剧团创作培训基地,邀请专家、学者、作家到县里调研、采风或体验、创作。
为此,该县将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逐步实施“大本营”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一个可容1500人观众的演艺厅和建设一个占地面积80亩的文化广场等等。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田林县]招商引资再创佳绩 到位资金6.37亿元
今年以来,田林县依托县域资源优势,认真学用政策,进一步创新模式,项目招商和建设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截至11月底,全县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6.3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06%,其中,全口径外资到位资金798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4%。 【详细】
田林县国税局实现税收稳增长 同比增长28.27%
今年以来,田林县国税局克服主体税源减少的不利因素,多措并举实现税收逆势增长。截至11月底,该局共组织税收收入9899万元,增收2182万元,同比增长28.27%。 【详细】
凤山至田林二级公路 (下甲至利周段)开工建设
12月15日,凌云县朝里瑶族乡九联村朝里道班门前,人头攒动,礼炮齐鸣,热闹非凡。凌云县、右江区、田林县等三县区沿线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河池市凤山县至百色市田林县二级公路的凌云县下甲至田林利周段开工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详细】
[田林县]18个贫困村有望在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近日,从田林县传出消息,该县“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成效显著,18个贫困村有望在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详细】
田林:“乡音”唱响主旋律
“棉呢溟仄灵,灵呢溟仄湾,湾呢溟仄宗,宗呢溟仄叨,叨呢溟仄量(大意是人的命根是田,田的命根是水,水的命根是山,山的命根是土,土的命根是树)……”12月1日,记者在田林县八桂瑶族乡,听到这样一首保护生态主题的瑶族歌谣。这是该乡运用当地蓝靛瑶语言特色,用瑶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