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2日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记者陈博 通讯员李宏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其乐融融,村民们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身心投入,"粤韵乡邻艺苑"乐队在认真专注演奏。  

  老当益壮,83岁的蒋邦才老人放声高歌。  

  巾帼不让须眉,忙完农活回来的妇女也来唱一曲。

  家住北流城区的退休干部罗崇荣,每逢周六、周日都会骑着电动车,赶10多公里的路回到老家民乐镇罗政村,参加在村民罗艺家里举行的粤曲发烧友聚会,感受那温馨淳朴的乡情,享受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乡韵。

  “发烧友聚在一起,高歌一曲让人倍感心情舒畅。”罗崇荣津津乐道,说如今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的更高追求,好些方面乡下人的生活着实令城里人羡慕。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月下旬的一个下午,记者慕名走访了罗政村村民罗艺创办的“粤韵乡邻艺苑”。罗艺的农家小院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掩映在绿树丛中。院子大厅右侧搭有一个不锈钢天棚,有40多平方米,这便是粤曲发烧友们一展歌喉秀才艺的舞台。

  “静一静,大家合唱一首《歌唱祖国》!”负责指挥的打击乐手、77岁的民乐镇文化站原站长许前荣,一击令下,各种乐器齐声和鸣,男女老少引吭高歌。顿时,激昂的旋律响彻小院上空,隽永的余韵弥漫四周乡邻。不一会,院子里便聚集了20多人,有人唱粤曲,还有人唱山歌、唱流行歌曲。

  “罗政今日,欣欣向荣,事业不断腾飞,在向小康迈进……”83岁的村民蒋邦才自告奋勇,演唱了一首自己编撰的《飞腾的罗政》。那乡土味十足的白话曲,那认真执着的劲儿,让人倍感亲切而动容。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鼓钞、扬琴、中阮、喉管、边都、二胡、笛子,10多种乐器令人惊讶。而罗政村村民热爱家园、对健康向上文化生活的追求,更是令人振奋与感动。

  玩物长志气,方寸有天地

  在乐器演奏中,一位吹奏喉管的发烧友颇为引人注目,那音色淳厚低沉、略带鼻音的喉管演奏效果,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遐思。他便是这座农家小院的户主,今年50岁出头的罗艺。

  演奏间歇,罗艺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是一个粤曲爱好者,吹打弹唱样样精通,还是制造乐器的高手,伴奏乐队里的喉管、高胡都是他一手制作的。罗艺闲暇时总喜欢哼几首、拉几曲,喜欢唱歌奏乐的村民经常聚集到他家来搞活动。这样,罗艺家便成了村农民茶余饭后的聚集地,多时有三四十人前来唱歌奏乐。

  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发烧友的倡议和支持下,罗艺掏了4万多元,加上歌友捐的4万多元,添置了多种器乐,在小院辟出空地搭建铁棚,完善相关设施,正式亮出“粤韵乡邻艺苑”的名号。现在,艺苑有固定成员15人,每周有两个下午、三个晚上集中活动,为四周乡邻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平台,“村民忙完农活后都喜欢到这唱一曲,尤其是晚上聚在一起除了吹拉弹唱,还可以互通生意信息、交流种养致富经验。”罗艺说自己很享受这种生活,玩物并没有丧志,他开有鱼塘养鱼,平日搞些根雕、木雕,如今艺苑的名气愈来愈大,歌友愈来愈多,他的生意也愈来愈好。

  乡情至亲,乡韵至美 “这些年,全村不仅实现了道路水泥硬化、农户庭园绿化美化,更着眼于乡风文明建设。”罗政村村支书钟耀荣介绍说,村里先后建成古荔园、西竺岩等28项景点和文体广场、灯光球场等一批文化娱乐设施,组建了龙狮队、秧歌队、篮球队等文艺团体,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了全村的和谐发展。“粤韵乡邻艺苑”便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

  “像这样农民家庭艺苑,目前在北流市不少于30户。”今年72岁罗崇荣说,这些艺苑吸引了不少像他一样的退休干部和城里人。他原是北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退休后一直重视公益性民间艺术活动,担任着北流诗词学会会长,还组建有一个“红豆艺术团”,每天忙个不停。但怀着一份对家乡、对社会的亲情与责任,他每周都要抽一两天赶到罗政村参加歌友聚会。对此,罗崇荣有着自己对人生的深切感悟:“人退休后,如果整天无所事事,身体很容易垮掉;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开心的事,既可以让日子过得快乐而充实,又可以广交朋友、锻炼身体。身体好了就会减少病痛,减轻子女负担,而且通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减少黄赌毒,这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很有好处。”

  正聊着,一位50多岁的妇女走了进来。她叫李琼芳,有着一副村民们公认的好歌喉,而且能出口成文,张口就唱。在大家的邀约下,刚从地里忙完农活回来的李琼芳毫不推辞,拿起话筒即兴而歌:“罗政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道路条条搞硬化,水渠段段三面光……”

  那地道的白话曲韵,那婉转悠扬的旋律,那亲切熟悉的乡音,那洋溢幸福的自豪感,赢来一阵热烈的掌声,把这一下午的活动推上了一个小高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