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盟文化传播研究院成立大会现场 摄影 江风
(本网讯):2013年10月29日,广西东盟文化传播研究院在广西南宁正式成立,旨在推动中国和东盟10国加强在文化产业上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把握机遇、接受挑战,应对国际化竞争,进而深化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关系,扩大文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文化产业拉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数十位来自国内和东盟的知名文化学者、文化产业专家、文化机构代表、媒体代表出席了大会。 广西东盟文化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谢凭祥说,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在商业、文化合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大宗文化产品、产业的发展还不够。为此,中国政府在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规划中,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000亿至4300亿元,提升到8000亿至9000亿元,实现倍增。“倍增计划”共确定了11个重点行业,包括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业。它们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重点扶持对象。广西“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到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全区GDP比重5%左右。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大文化发展方面,将争取用3至5年投资500亿元左右,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广西“千亿元文化产
业”的重点区域,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文化中心。广西东盟文化传播研究院的成立,对展示和交流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成就,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文化产业合作,扩大文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实现文化产业拉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部时报广西记者站站长曹誉百被聘请为该院副院长,并在成立大会上发言。曹誉百说,广西东盟文化传播研究院的成立,是研究、传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和东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广西对东盟的传播实际上是中国与东盟发展的需要,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现象,其本质是塑造中国广西在东盟国家受众中的文化认同,进而提升广西在东盟地区的区域影响力,为广西加强与东盟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提供持久的动力。同时也将会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院成立后,将围绕广西与东盟各国雄厚的文化资源,制定长远可行性开发方案;积极发掘广西潜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转化;为企业提供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及开发思路,进行品牌打造和产品包装;为政府发展和扶持文化产业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参考;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及从业人员的培训提供平台;举办专家论坛,召开学术会议,出版学术期刊,为广西及全国文化产业、东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首届工业博览会隆重开幕 陈武宣布开幕并参观展览
“要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广西工业产品、了解广西工业产品、喜爱广西工业产品,为广西工业产品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4月30日,为期4天的广西首届工业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详细】
潘文峰:关于广西2015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的说明与具体要求
根据摸底调查,2014—2020年全区搬迁意愿较强的农村群众有150万人,贫困群众希望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为此,2014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大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从2014年起至2020年,全区每年搬迁安置扶贫生态对象10万人左右。考虑到群众需 【详细】
钟启泉出席2015年广西生产力学会学习交流会
4月29日下午,2015年广西生产力学会学习交流会在自治区党校召开,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徐文彦、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苏道俨、广西生产力学会会长、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刘军、广西生产力学会执行会长、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会长钟启泉、广西生产力学 【详细】
2015年广西生产力学会学习交流会在南宁召开
4月29日下午,2015年广西生产力学会学习交流会在自治区党校召开,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徐文彦、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苏道俨、广西生产力学会会长、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刘军、广西生产力学会执行会长、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会长钟启泉、广西生产力学 【详细】
广西首季CPI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 高出全国1%
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调查统计,今年1、2、3月广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分别上涨1.0%、1.5%和1.5%,与全国相比,前三个月各月分别高于全国0.2、0.1和0.1个百分点,首季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