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2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佘鸿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西红柿营养价值丰富,但是生吃的话,营养价值=0桉树是土壤的“抽水机”、“吸肥机”口服胶原蛋白一度被奉为抗衰老良方,之后又被推翻说是商业宣传,实际毫无用处……这类信息在网上传播极快极广,它们到底是真是假这些发言的专家是真权威还是“砖家”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科协获悉,我区正在酝酿“科普发言人制度”,力图面对社会热点时,能有权威的科普声音及时发声,将准确的信息第一时间传播给公众

  各类求证

  折射科普急需权威渠道

  “西红柿生吃,的确营养价值不高。说桉树是‘抽水机’、‘吸肥机’没错,因为桉树生长快,就必定要吸收更多的能量,这才符合自然规律。至于它是否有毒有害,如何合理种植,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9月18日,自治区科协副主席朱东告诉记者,社会上出现的“科普疑点”越来越多,反映出的问题就是,公众急需一个获取科学知识的权威渠道。

  随着网络发展的极大加速,“传闻求真”的科普需求急剧增加。除了各地科协、有关部门越来越多举办各类宣传日等活动,报纸、电视等媒体也加大了报道。此外,果壳网、科学松鼠会无疑是现在最热门的两个综合类科普

  网站。其中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在澄清一些常识误区上起了不少作用。一些科普工作者个人的微博、博客等也成为科普的另一途径。

  “经常看到不少新闻报道,各地的某些项目,即使通过可行性论证,也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但当地群众还是反对‘上马’,引发了不少群体事件。”朱东表示,从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反映就可以看出,科普工作还没到位。食品安全问题、环保问题……许多社会热点都与科普有关,都需要科普及时跟进,对科技内涵进行权威解读,既不要纯粹做新闻,也不要纯粹做科普,“新闻+科普”,工作才到位。

  联合作战

  科协将拿出“看家本领”

  科技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卫生部门、环保部门……科普工作需要大联合、大合作,科协则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

  “科普工作是科协的看家本领。”朱东说,自治区科协管理着115个自然科学学会,它们集聚了广西各方面最重要的专家。科协还建立了一个由区、市、县三级5000多名科普专家组成的科普专家团,分散在全区各地各个行业中,当开展各种大型活动、科普讲座时,他们到场指导;二是各地有重大、疑难问题时,可以向他们求证。在

  这个专家库中,医药和农业专家比重最大。

  朱东表示,针对新形势下的科普需要,我区可以考虑建立“科普发言人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信息发布,对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快速反应。此外,发言人可以针对重大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也可以对接报纸电视等媒体,对各类社会热点、科普需求,做出权威和准确的解答,“而对于一些暂时无法定论的疑难问题,甚至可以通过实验、建立课题等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后,给社会一个准确的说法”。

  根据需求

  打造“订单式”科普

  据介绍,我区是科普大省,“十月科普大行动”、“科技大集”等活动开展多年,影响力大。作为科普宣传的重要场馆,除了已有的广西科技馆,南宁、防城港、百色等多个地市的科技馆已经在建或立项。目前推进的广西天文馆建设在全国来说已走在前列。

  不过,我区科普工作也面临着“人财”问题。“高质量的专家相对全国来说,数量较少;经费投入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公众对科普的需求。”朱东说,除了“人财”问题,我区的科普意识也跟不上,“科普工作大多是无法立竿见影的,所以很多人还是认为科普是

  锦上添花的东西,不是必需品”。朱东认为,科普活动瞄准了公众的需求,参与的热情才高,科普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自治区科协近期的一份调查,我区公众科普需求最高的是“医药健康”,超过82%。

  把科普做成需求,我区已经进行了不少尝试。广西师范学院资环学院的环保专家张新英是广西未成年人科普演讲团的专家。她说:“人们对于与自身最相关的事情,科普需求最大。我们为孩子们做科普讲座时,每位专家将自己能胜任的题目报上去,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需求‘点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