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肿瘤防办和自治区妇联组织专家为群众义诊。 张若凡摄
7月11日,广西健康惠民工程“停靠”田阳站,随之启动的鼻咽癌、肺癌筛查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对付癌症,防比治更重要。自治区肿瘤防办和自治区妇联组织专家,通过义诊、讲座,为当地居民送去防癌知识。
7月10日晚,在田阳县文化中心礼堂举行的防癌知识讲座上,自治区肿瘤防办主任葛莲英介绍,《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每天有8000多人成为癌症患者,每6分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听了这些“黑色数据”,台下不少人倒吸了一口凉气。然而,专家话锋一转:对待癌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不必恐慌,因为医学界认为,有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想要预防癌症,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离癌症有多远。专家告诉大家,防癌的路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因为,有些癌症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例如鼻咽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放疗专家朱小东教授介绍,有研究表明,家族中有人患鼻咽癌的人,患癌几率是普通人的6~10倍,如果直系三代亲属中有人患鼻咽癌,则患癌几率是普通人的60~100倍。
“癌中之王”肝癌也与遗传有关。国内知名肝胆疾病专家、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黎乐群教授说,科学界已经有确切证据表明肝癌与个人的遗传基因缺陷有关。携带易感基因的人,身体里就相当于埋下了一个“地雷”,还露出一根“导火索”。碰到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等肝癌危险因素,就容易被“引爆”。
了解了自己的“危险系数”,就得开始行动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定期筛查。7月11日上午,自治区肿瘤防办和自治区妇联组织专家进行义诊,告诉居民如何通过早期筛查,预防鼻咽癌、肝癌及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专家还为田阳县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了鼻咽癌、肝癌防治技术培训。接下来,居民可以与当地村委会、乡村医生或街道居委会联系,到指定地点接受筛查。
[ 相关链接 ]
远离癌症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没有癌症家族史,并不意味着癌症就会“绕道走”,不良生活方式是医学界公认的患癌高危因素。如何远离癌症,专家为您支招:
1.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研究显示,身体过多的脂肪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平衡,脂肪细胞能够释放雌激素,可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如乳腺癌)。研究还指出,特别是储存在腹部及腰部的脂肪,会刺激身体产生细胞生长因子,过多的细胞生长因子会增加患癌风险。
2.每天最少运动30分钟。任何种类的运动都有助减低患癌风险。
3.减少进食红肉,避免食用加工的肉类。有研究报告指出,有可确信的证据显示,食用红肉(牛肉、猪肉、羊肉等)是导致大肠癌的原因之一。每星期食用的红肉应少于500克。另外还应该避免使用加工的肉类,如火腿、熏肉、腊肠、热狗等。
4.限制使用高盐分的食物。研究显示,摄取过量盐分会破坏胃的内膜,这是导致胃癌的原因之一。我们每天应摄取少于6克的盐。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田阳县:科学规划 统筹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是区定贫困县,于2012年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52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9 万,2014 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2581 户共75806人。 【详细】
一季度南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8元
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获悉,今年一季度,南宁市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呈平稳增长态势,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小微企业平稳运行。 【详细】
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31日在北京举办了届中调整会议暨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 【详细】
高伯龙:从岑溪走出的激光陀螺专家
现年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院士高伯龙,在中国国防科技界大名鼎鼎。这位来自岑溪的老人,毕生致力于激光陀螺研发,率领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的激光陀螺团队开发了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技术,使我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详细】
区内外专家学者齐聚花山研讨骆越根祖文化 助力左江岩画申遗
4月20-22日,“骆越根祖 岩画花山——2015年骆越根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宁明举行,来自区内外专家学者齐聚花山脚下,共同探讨花山申遗和骆越根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