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梁 莹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民生为国之大计,健康乃民生之本。

  医改是我国社会领域的重大改革,既涉及民生又事关发展。从2009年国家公布新医改方案至今,已经过去4年。如今,我区已实现“十二五”医改规划的良好开局,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有效推动了民生保障和改善。

  2013年,我区在“深化”上下功夫、在“体制”上动真格、在“改革”上见实效,以试点为先导,激发活力,医改亮点纷呈。

  鼓励基层大胆探索改革的新办法新模式,才能破解难题。2012年至2013年,我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多种模式,为全国医改积累了先进经验。

  实施新农合“50+0”住院医疗模式,在实行基药制度下,参合农民在指定医疗机构住院时,缴纳规定的起付线50元金额后,实行免费治疗。在鹿寨县,因实施新住院模式,当地农民真切感受到了政策的实惠。

  全区各地大胆创新,积极改革按病种定额限额和总额付费控制方法,探索出“一元钱看病”、“五个一经验”、“‘100+0’住院补偿模式”等新农合支付方式,解决农民就近就医的难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破除“以药养(补)医”,2013年我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目前,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已覆盖14个市,试点县达到全区县总数的53%。今年,卫生部门将进一步深化试点改革工作,在破除“以药养(补)医”关键环节的基础上,综合推进人事分配、医保支付方式、医院运行管理等改革。争取到2015年底,实现全面覆盖县级公立医院和全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取消“以药养(补)医”机制。

  政策惠民,新医改才能得到老百姓拥护。今年年初,我区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的方案已出台,在柳州、钦州两个城市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对象是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人员。因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53%,此举将大大减轻患病家庭的负担。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我区人均经费标准从25元提高到30元,边远地区的人均经费标准有望提高到40元。这意味着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健康管理及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项目上,全区居民将能够享受到更周到、质量更高的服务。

  改革已到深水区。眼下,医改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目前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覆盖了我区96.3%以上的城乡居民,尚未覆盖到的4%恰恰可能是看病最难的群体,要努力让这部分人群也能享受到医保的阳光;今年,发挥广西的地域资源优势,提升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将成为工作重点;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和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更要深入实施……

  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新医改步入深水区,而我们惟一的出路就是以群众受益为标尺,在一步步的创新和改进中闯出一条路来,坚定地把医改推向深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