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海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文化的力量,让人不由地想到国粹太极:柔中带刚,以柔制刚,看似温和无力,内中劲道却能力拔千斤。

  广西毗邻东南亚,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在提高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吸引力,积极开展以中国语言、文化和思想等的推广活动为代表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激发外国公众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与文化,消除他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与戒备以及树立一个文明的、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中国形象,作为与东盟国家交流的窗口地区,广西文化的发展与建设,除了自身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之外,无疑也相应承担了这样的重任。

  提升广西的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与实践已被推上了日程。一些学者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了相关的思考,广西社会科学院李建平研究员的新著《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以下简称《文化软实力》)就是其中一个难得的成果。该书从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角度研究近年来的广西文化建设,其中既有对广西文化资源和历史文脉的梳理,也有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文化合作交流的认真研究。

  李建平在书中实事求是地指出广西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广西与广东、云南文化产业的差距。书中尤具亮点之处是作者结合广西地方实际所提出的锻造文化软实力的一些具体途径,如西江文化建设、桂台文化合作、花山文化的开发、布洛陀文化品牌的打造、广西特色的文博艺术品开发、广西抗战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环北部湾的企业文化建设等,作者还提出放大“南宁文化”、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文化合作,把广西建设成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文化中心的新观点。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广西文化软实力的锻造,不但要充分吸收国际上软实力研究和实践的重要经验,更要从中华文化、从区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积累中,发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探索提升文化力量的独特道路。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与交往中,把广西文化推向多元和包容性的方向发展。认识自我并发展自我,了解他人并学习他人,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力来正确评价自我,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看待世界,这是保持文化先进性与生命力的关键。从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对文化力量与文化精神锻造的有关思索,更能体会到当今文化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