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8日 来源: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林冬冬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原标题:我市出台《玉林市创建特色岭南文化名镇(街)名村工作实施方案》5年创建30个特色岭南文化名镇名村)

  分三大类

  我市创建特色岭南文化名镇(街)、名村类型主要分为三种:特色文化产业名镇(街)、名村;历史文化名镇(街)、名村;公共文化服务名镇(街)、名村。

  《方案》要求,各名镇(街)、名村创建要坚持突出特色,要与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广西特色名镇名村相结合,发掘与培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地方优秀文化遗产,推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当地人文历史、乡土特色等优势,实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培育特色,壮大实力,形成亮点,塑造形象和品牌,打造不同类型的名镇(街)、名村。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激发群众自觉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热情。

  《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的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努力使30个特色文化产业名镇(街)、名村;历史文化名镇(街)、名村;公共文化服务名镇(街)、名村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秀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要达“双标”

  特色岭南文化名镇(街)、名村的申报,要求达到共性和个性“双重”标准。

  其中,特色岭南文化名镇(街)的共性标准对申报乡镇(街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建设、环境、治安状况等作出了要求:乡镇(街道)道路铺装率不低于95%,道路排水、路灯、人行道、公共厕所等设施完善;镇(街)区绿化率不低于30%,且古树名木保护良好。要有达标的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广播站、科技活动室、图书室、科技推广站等文化科技教育机构,且设施设备基本完备,能正常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环境要整洁美观,镇(街)区建设管理有序,垃圾有序堆放和处理。治安状况要良好,案件发生率无明显上升趋势,近3年无群体性事件发生。

  特色岭南文化名村的共性标准为:行政村与自然村之间道路硬化,自然条件良好,实现水通、电通和电信网络覆盖;改厨、改厕等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率达70%以上,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屯绿化状况良好。设有公共服务中心、卫生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村庄与集镇之间交通方便,通行公共交通工具。村庄民风淳朴,治安良好,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

  除了需要具备共性外,申报特色文化产业名镇(街)、名村;历史文化名镇(街)、名村;公共文化服务名镇(街)、名村,还要根据不同的申报类型,同时具备个性标准。如申报特色文化产业名镇(街)就必须达到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要有1个或1个以上在玉林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或经营实体;特色文化产业(含产品产销和服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达20%以上的个性标准。如果申报特色文化产业名村,就要求要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要有1个或1个以上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一地一品”自然村落;特色文化产业(含产品产销和服务)是该村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